公文写作交流领导讲话写作方法概念 领导讲话稿是在各种会议或集会上,为表达领导的见解、主张,交流思想、进行宣传或者开展工作而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书,也是公文写作者感到最吃力、最难把握的一种文书。写作要领:“六要”一、起点要高二、落点要实三、观点要新四、层次要清五、语言要活六、感情要真起点要高 领导讲话稿通常是由主要领导同志代表单位讲的,应充分表达领导的思想和主张,体现领导的个性和特点,反映领导的能力和水平。这就决定了其所讲问题要有理论政策依据,并具有全局意义,而不能事无巨细、就事论事。问题 文章的起点如同歌曲的定调。不同的起点决定不同的高度。 有的领导说讲话稿没有高度或高度不够,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起点问题。怎样做到高起点 通常可以引用上级文件、上级对某项工作的部署、上级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来开头,把要说的事与上级或上级领导的主要观点对应起来,也可以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名言、古语等。案例分析 习近平讲话立意高远、大开大合,既有很强的气场,又有很大的气势。 昨天: “雄关漫道真如铁” 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案例分析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案例分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 40 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到灭亡。此类误国之鉴,发人深省。(增加了可读性和说服力,让人底气十足,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增加了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案例分析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讲到要着力解决好的问题时,每讲一个问题,都以“党章明确要求”开头,既有权威性,又很有高度。案例分析 胡锦涛在讲到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时,分几段来阐述。 第一段开头: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的生产活动首先是从农业开始的。 第二段开头: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农业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 第三段开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讲话高屋建瓴)注意事项 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和高度,以“领导”而不是“我”的身份、口吻和语言,从全局而不是局部的角度去思考、提出和回答问题,以更好地体现领导的思想高度和理论厚度。(不能无限制地拔高,领导讲话一定要与他的身份相符。不分场合、不分话题无限制地拔高,会适得其反)落点要实 领导讲话通常是要求下级联系实际去贯彻落实的。这就决定了其所讲的内容必须有的放矢、实实在在,一定要和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不能空对空,或上下一般粗。理解、执行上级政策规定,要始终想着本单位的实际而不能脱离实际、泛泛而论。 问题 一些同志给领导写的讲话稿,常常给人的感觉是轻飘飘的随风而逝,领导讲完了也就完了,烟消云散,说了等于没说,不解决任何问题。其所以如此,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头头是道,而对解决问题却三言两语、草草收场,头重脚轻、虎头蛇尾,脱离实际、缺乏对策。习近平文风 读习近平讲话,感到内心充盈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既有思想的穿透力、语言的感染力、领导的人格魅力,更有那字里行间注重解决问题的执行力。他能实事求是地讲问题、摆现象,敢于亮剑、敢于“唱黑脸”。案例 列举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毫不留情;讲到现在社会上浪费现象以及奢靡、奢华之风痛心疾首;讲到一些干部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直指病根;对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的诸多表现、干部队伍好人主义、不敢担当的种种样子,包括用人上的种种“关系圈”“潜规则”等不正之风、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的不良习气,甚至社会上的种种假丑恶现象,都剖析得鞭辟入里,不回避矛盾和问题,不隔靴抓痒、隔山打牛。案例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