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汇报人: xxx时间: 2021——2022 年春季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专题党课——前 言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历史主动精神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坚定的历史自信、强烈的历史担当、伟大的历史创造。在 2022 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目 录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1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2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3PART 01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大到国家民族兴旺,小至单位个人成功,机遇都是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周易 · 系辞》有言,“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几”通“机”,强调的正是时机乃事业成功之关键。抓住机遇就能乘势而上,赢得发展主动;错失发展机遇,就可能陷入被动落后。机遇稍纵即逝,事前预判不准、当面迟疑不定就会擦肩而过。机遇又常是“隐形”的,只有主动因应,才能透视纷繁表象、抓住关键环节、对接自身条件,进而真正捕获机遇带来的真善美。 机遇意味着变化,变化中必然也伴随着风险。任何向上向前都是机与危并存,机中有危、危可转机。良机与危机相生相克、辩证统一。抢抓机遇就要准备迎接挑战,应对挑战亦能创造良机,转危为机,化危为安。占得好时机需要强化战略思维,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深刻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在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高预见性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要自觉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坚定不移抓机遇、应变局,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 机 遇 面 前 主 动 出 击 , 不 犹 豫 、 不 观 望 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就必须敏锐觉察机遇,紧紧抓住和用好机遇。共产党人的机遇意识,是一种科学预判的理性精神,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进取品质,是一种责任在肩的历史担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期,一定要聚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不断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极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更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倡导者和维护者。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既善于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要善于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不断凝聚起战胜困难挑战的强大力量。应对新任务新挑战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真正把机遇意识、战略思维贯穿谋划蓝图的正确思路、干事创业的实际能力、勇攀高峰的坚强意志、促进发展的政策保障,牢牢掌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动权。“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在 机 遇 面 前 主 动 出 击 , 不 犹 豫 、 不 观 望PART 02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 在 困 难 面 前 迎 难 而 上 , 不 推 诿 、 不 逃 避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前进的道路既有柳暗花明,也有荆棘丛生。要学会正视困难、善于接纳困难,把矛盾困难作为一种常态,不推诿、不绕行、不抱怨、不甩锅。要坦然经历“风吹雨打”,多捧“烫手山芋”,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攻坚克难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