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文写作规范与格式要求汇报人:笔杆儿DOCUMENT WRITING公文基础知识一公文格式标准三公文写作技巧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 2012 〕 14 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9704—2012 代替 GB/T 9704—1999 2012-07-01 实施DOCUMENT WRITING公文基础知识一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一)基本概念(二)主要特点1. 明确的公务性——公文姓“公”,公文必须反映公务,是一定的组织意志的反映。这与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以及书信、随笔等应用文体大不相同。(二)主要特点2. 极高的权威性——公文的权威性和合法效力,来自它的制发机关的权威性和合法地位。(二)主要特点 3. 作者的法定性——公文的作者是法定的,就是说,只有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其法定代表人,才能充当公文的作者。法定作者有权制发公文,但是他只能制发与其法定职能、身份相称的公文,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超越了自己的权力和义务,那么,他制发的公文也是无效的。(二)主要特点4. 较强的时效性——公文是要解决当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是为推动现实工作服务的,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一般来说,宏观的纲领性文件或法规性文件时效较长,微观的具体的工作性文件时效较短。(二)主要特点5. 体式的特定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 8 条)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公文体式主要有 15 个种类。即:决议、决定、命令 ( 令 ) 、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二)主要特点(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二)主要特点(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二)主要特点(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二)主要特点6. 文风的朴实性——朴实无华是公文的基本特征。《条例》指出,公文起草应该做到(第 19 条第三款):“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二)主要特点7. 严格的程序性——公文必须履行法定的程序方为合法有效。制发公文的程序包括八个程序:起草、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公文必须授权拟制,必须经办公室审核,必须经法定机关负责人签发才能下达。有的公文,比如行政法规、规章等,必须经法定的会议(如党委会、董事会)讨论通过才能发布实施。公文必须用印,只有盖了印的公文才能生效。(三)主要功能1. 领导和指导作用2. 规范和约束作用3. 宣传和教育作用4. 联系和知照作用5. 依据和凭证作用 德 正 精 实Changsha institute of Educatinal ScienceDOCUMENT WRITING公文写作技巧二(一)通告、通报的写作方法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