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汇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近年来,**市深入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从细处着眼、向实处发力,通过激活“大党建”核心、建强“一线力量”、整合“综合网格”、完善“平台机制”,交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核三化”“新答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突出“一个核心”凝聚基层治理“红色动能”,以“大党建”引领社区“微治理”。11 个社区全覆盖成立社区“大党委”,推动社区辖区里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物业公司、企业、“两新”组织负责人等兼任社区党委委员,共选聘兼职委员 54 名,其中 35 名为行政单位副职及以上领导干部。完善“社区大党委”联席会商机制。兼职委员围绕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等突出问题商议,研究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重大事项,切实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截至— 2 —8 月底,已召开联席会议 22 场,收集意见建议 205 条,为群众办事 105 件。进一步调整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将 7 个党员数超 100 人的社区党总支优化升格为社区党委,在楼盘集聚地新成立岗溪社区,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的覆盖率和社区服务群众能力。 二、突出“一线力量”打造基层治理“主力军”,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两委”换届后,社区“两委”干部大专以上学历 55 人,平均年龄 39.9 岁,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有效夯实社区班子队伍建设。创新实施“党建导师”下沉帮带。选派 11 名“党建导师”到社区指导开展帮带工作,通过明确十大工作职责、优化五种工作方法,以四个帮“帮党建、帮谋划、帮业务、帮成长”传授党建工作方法和基层治理工作经验,实现基层干部互学互帮,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并进。推行“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工作机制。选派 10 名公安干警挂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不断强化和谐党群关系、平安建设及社区管理等方面工作。推进党员干部“双报到”。搭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服务群众平台”,全面落实市直单位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目前共有 1745 名党员完成了双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 300 余场次。创新开展“社区+社工”一对一结对共建机制。全市 11 个社区分别配备 11 名专职社工,充分发挥— 3 —社工在志愿服务方面的优势,为社区党建注入新活力。 三、突出“一张网格”打通基层治理“千根线”,实现“多网融合、一网运行”。将综治、公安、扫黄打非、民族宗教、应急管理、交通管理、林业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基层设置的多个网格整合为“综合网格”,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 174 人,并结合**市实际细化网格事项排查清单 16 大类 53 项。健全“两员两化”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下“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治理体系,启用“微连心”小程序作为信息员“随手拍”上报网格事件信息的平台。如,组建 200 名外卖小哥的志愿服务队,在送餐之余通过“微连心”网格治理小程序上报安全隐患 30 多个、开展志愿服务 800 多人次。强化社区网格化综合治理改革。将各社区细分成 93 个网格,每个网格均成立理事会(小区则成立业委会),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2022 年各社区共召开协商、协调会议 56 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80 多个。 四、突出“多个平台”建强基层治理“主阵地”,拓展深化“三方”党建联建共建。在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开展“双建”的基础上,组织全市对口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其中,实现由“双建”变“三方”共建联建。目前,21 个三— 4 —方联建共建单位已全部对接互联,累计开展联建活动 50 余次、解决民生微实事近百件。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整合司法、公安、民政、城建、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人员优势,构建“1+N”专群结合解纷队伍,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多元解纷”调解室,目前已疏导矛盾纠纷 240 多起、解决群众困难问题 300 多件。建立“暖新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服务。依托新业态党组织阵地建设 2 个“暖新驿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以及户外工作者提供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