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此件正文公开,附件依申请公开)2022 年 8 月 6 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及本市出台的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实现惠企政策“主动办”“加快办”“方便办”,特制定以下措施。一、广泛开展助企纾困服务1.开展全市“防疫情、稳经济、助企纾困”走访服务活动。各级领导分区域、分领域、分行业、分类别走访企业。重点加强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等方面政策的宣传解读,帮助企业享受到纾困政策,指导企业复工达产,支持企业新业务、新机构、新项目加快落地。2.发挥市、区、街道(乡镇)三级企业服务机制作用。针对企业急难问题和困难行业集中诉求,采取“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等方式,加大协调解决力度。不断提高行业和属地管家服务质量和效率,坚持“接诉即办”“一诺千金,一抓到底”,对于纳入“服务包”的咨询类事项24 小时内予以答复;对于复工复产类诉求,7 日内办结,做到事事有反馈、件件有回音。3.充分发挥 12345 企业服务热线作用。建立企业诉求分级分类办理机制,优化 12345 企业服务热线问题受理、协同办理、结果反馈等流程,通过“工单直转办理一线”等方式,缩短办理时限,高效解决企业诉求。不断提高 12345 企业服务热线咨询答复效率,动态更新政策知识库,提高“即问即答”比例。二、全面提升企业网上办事服务水平4.推动全部涉企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加快建设“全程网办、集成联办、跨省通办、移动可办”的数字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导办、引导式办事指南、用户空间个性化服务等应用,广泛提供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政务服务。实现中小微企业首贷补贴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事项网上办理,除涉密等特殊情形外,加快推动市、区两级涉企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5.推动助企纾困政策加快兑现。充分发挥电子税务局作用,依托大数据技术为企业精准画像,主动甄别符合条件的企业,自动推送各类税费惠企政策,便于企业第一时间了解。对所有符合享受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减征地方“六税两费”、出口退(免)税政策的企业,无需提交申请,实行“免申即享”。对所有符合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免征污水处理费政策的企业,实行“即申即享”,企业申请后 3 日内予以兑现。6.推进涉企服务事项集成办理。2022 年 8 月底前,在首都之窗网站提供企业开办、企业注销、获得信贷、企业间不动产登记转移、支持科创企业创新发展、跨境贸易、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建设工程联合竣工验收、水电气网协同报装、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企业破产(强制清算)信息查询、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查询、灵活就业失业服务等集成服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7.大幅压减企业办事申报材料。2022 年 9 月底前,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建设工程勘察企业资质认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 1000 个重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统一申报、系统自动预填,能通过数据共享查询、核验的证照批文免于提交。8.大力推进电子证照应用。2022 年 8 月底前,实现在办理社会保障卡、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政务服务事项时,可以使用电子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办理。积极推行“一照通办”,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通过归集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经营许可证等各类电子证照和员工情况等信息,实现企业在办理缓缴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增值税预缴申报、食品经营备案(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等一批政务服务事项时,仅需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即可办理。9.加快优化企业网上办公环境。推广企业电子印章应用,继续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电子印章,鼓励存量企业办理电子印章。在市政务服务网上大厅、“京通”小程序等平台完善企业办事电子印章功能,重点在政务服务、金融、商务等领域推广应用,企业使用电子印章即可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并开展银行开户、银行贷款、合同签订、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证明出具等经营活动。10.推动外国人来京工作事项网上办理。搭建外国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动签证、护照、个人身份信息等数据共享,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工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