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同志在省委第1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的讲话(2016 年 8 月 7 日)在我省县级党委换届基本完成之际,为了加强县一级的工作,省委考虑设立“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作为县一级工作情况介绍、经验交流的平台,主讲人是县级党委主要领导,讲的内容是县里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讲坛是各地“比学赶帮超”的擂台,打的是各县(市、区)委书记、各县(市、区)工作的擂台赛。今天是第一期,以后将作为一项常态化机制,每个季度搞一次。刚才,8 位书记做了发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言简意赅,讲得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想法,也作为跟新班子特别是县(市、区)委书记们的一次集体谈话。一、县级工作和县级班子建设至关重要县这一级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习总书记曾形象地说过,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的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自秦朝推行郡县制,县作为国家管理体制的基本行政单位已经延续 2000 多年,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县一级治理,汉代的“郡县治,天下安”一说流传至今,唐代有“民乃邦之本,县乃国之基。安邦之难,难暗狗:体制人的免费资料库 –请点击:zl . wenyixie.com 材料交流群,请加微信 tizhisiri在固本;治国之难,难在强基”的说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先后经历撤县建市、撤县(市)设区等行政区划调整,现在真正叫县的只有 21 个,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纽结”,其余 21个县级市、55 个市辖区与县大体是一样的,都处于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承上启下的位置,对上要“通天线”,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省市的工作部署;对下要“接地气”,领导乡镇村居,促进发展、服务民生、维护稳定,地位十分重要。县一级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哪些特点变化,上级政策举措的有效性如何,群众有什么样的诉求和呼声,发展中面临怎样的矛盾困难,等等,县一级了解最早,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创新也往往从县域发端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苏南模式、昆山之路等,在全国都产生较大影响。江苏发展有今天这样一个好的局面,县一级挑了大梁;江苏在全国有今天这样一个地位,县一级做出了很大贡献。县一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有完整的权力架构,除了外交军事等少数几项国家事务以外,几乎统揽地方一切事务,国家政令的贯彻落实,地方政策的制定执行,社会秩序的管理维护,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都需要县级政权机构有效应对和抓好落实。我省的县(市、区),人口最多的近 200 万(沭阳县),最少的 17 万多(连云港市连云区);面积最大的有 3100 多平方公里(东台市),最小有近 50 平方公里(南京市秦淮区);经济总量最大的有 3000 多亿元(昆山市),暗狗:体制人的免费资料库 –请点击:zl . wenyixie.com 材料交流群,请加微信 tizhisiri最小的有 110 多亿元(连云港市连云区)。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的人口,少则几十平方公里、多则几千平方公里的区域,这样一个担子交到大家手里,确实是一种重托,责任是沉甸甸的。一个县的工作做得如何,关键在县里的几套班子,特别是县委班子。过去我们常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践证明,班子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工作状态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凡是发展得好的地方,都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中国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县级官员选拔任用,所谓“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就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总结。我们对县级班子建设看得比较重,既是县级工作特点决定的,也是因为这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整个基层执政团队的建设。群众看干部,首先看身边的干部;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建立在对基层政权认知和感受的基础之上。县级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是党的形象在基层的直观体现,大家一定要增强这种意识、这种自觉。我省县乡机关共有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 20 万多人,接近全省总数的60%,平均下来一个县有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