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精品村考评细则为切实推进乡村振兴精品村打造,制定本工作细则。一、工作目标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实,着力培育一批乡村振兴工作表现突出的精品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二、 考评对象西关村三、 考评内容着重考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工作开展情况。四、考评办法(一)考评采用 40 分制,实行季度考评。其中:产业振兴 5 分、人才振兴 5 分、文化振兴 5 分、生态振兴 20 分、组织振兴 5 分。(二)评分办法:通过实地考评和查看内页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作为乡村振兴精品村创建成效考评的赋分依据。附:《乡村振兴精品村评分表》附件 2-1乡村振兴精品村评分表考评村 :序号任务 (分值)考评内容分值评分标准得分1产业振兴 (5 分)发展富民产业情况3了解乡村产业发展情况,产业发展效果较好的,得 2-3 分;产 业发展效果一般的,得 1 分;未发展产业项目的,不得分。2带动村财增长、村民增收 情况2了解产业项目带动村财增长、村民增收情况,带动效果明显的, 得 2 分;带动效果一般的,得 1 分;未能带动的,不得分。3人才振兴 (5 分)挖掘农村乡土人才资源情 况1建立本土乡村振兴人才信息库的,得 0.5 分;乡村振兴人才库 信息完备的,得 1 分。4引导本地籍乡贤、企业家 等群体回乡就业创业情况3引导推动“智力回归”的,得 1 分;引导推动"项目回归”的, 得 1 分;引导推动“资金回归”的,得 1 分。5培育入乡创业主体情况1吸引外来人员入乡创业的,得 0.5 分;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的, 得 0 . 5 分。6文化振兴 (5 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 情况1文化挖掘传承工作成效较好的,得 1 分;成效一般的,得0.5 分;不重视文化挖掘传承的,不得分。7古厝保护和活化利用情况1开展古厝保护工作的,得 0.5 分;加强古厝活化利用的,得 0 . 5 分。8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情况1结合传统民俗节日、群众需求,每季度开展两次形式多样的文 化活动,少一次扣 0.5 分。9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情况2移风易俗工作成效显著,设立"移风易俗专项基金",鼓励村 民捐款用于村庄建设的,得 1 分;受区级及以上媒体报道的, 得 1 分。移风易俗工作被各级通报批评的,不得分。10生态振兴(20 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5结合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 环 境整治工作,发现乱搭乱盖、乱堆乱放、陈年垃圾的,每处扣 1 分;发现村庄杆线杂乱无章、乱拉乱接的,每处扣 1 分。1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 工作开展情况10由人居办考评赋分。12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5由垃分办考评赋分。13组织振兴 (5 分)会议部署情况1查看研究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方案、会议材料和照片, 每季度至少召开两次,少一次扣 0.5 分。1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氛围布 置情况1查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宣传标语或宣传栏布置情况,宣传氛围 较好的,得 1 分;宣传氛围一般的,得 0.5 分;没有开展宣传 的,不得分。15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情况1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创新社会治理成效明显的,得 1分; 成效一般的,得 0.5 分;没有成效的,不得分。16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情 况1了解党员带动产业项目、参与省市重点项目攻坚等情况,党员 作用发挥明显的,得 1 分;党员作用发挥一般的,得 0.5分; 未能发挥党员作用的,不得分。17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 况1了解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 10 万元以上的,得 0.5 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前一年有所提升 的,得 0.5 分。备注:考评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