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 xxx《全面解读 202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时间: 2020 年 X 月Civil servants administrative disciplinary action methodCONTENTS前 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是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 2020 年 6 月 20 日通过,于 2020 年 6月 20 日公布,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目录Contents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1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2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焦点透析3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全文逐条解读4制定政务处分的必要性2020 年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全文逐条解读第一章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位置。制定政务处分法,将宪法确立的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使自觉坚持和切实维护党的领导成为公职人员的法律义务,为有效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实现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2 由于所有“政纪”均已成为国家法律,监察法首次提出政务处分概念,并以其代替“政纪处分”,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制定政务处分法,将监察法的原则规定具体化,把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构筑惩戒职务违法的严密法网,有利于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政务处分是对违法公职人员的惩戒措施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推进政务处分的法制化、规范化职务政务处分直接涉及公职人员的职务、职级、级别、薪酬待遇等重要事项,对公职人员具有重要影响。3政务处分权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制定政务处分法,明确实施政务处分的主体,应当坚持的法律原则,处分事由、权限和程序,被处分人员维护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等,有利于处分决定机关、单位强化法治观念、程序意识,提升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职级级别薪酬待遇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2020 年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全文逐条解读第二章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第一起草过程制定政务处分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9 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国家监察委员会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6 月 20 印发, 7 月 1 日起施行印发 / 施行牵头参加参加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第一起草过程这个法律案确定由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提请审议。我委接到草案(初稿)后,立即会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成政务处分法立法工作专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研究论证和起草工作,听取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经反复修改完善,形成法律草案。根据工作职责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第二政务处分法起草工作遵循以下思路和原则着眼于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与党纪处分相对应的政务处分制度。规定政务处分的主体既包括监察机关,又包括公职人员的任免机关、单位,统一设置处分的法定事由和适用规则,保证处分适用上的统一规范。第一方面思路和原则一是整合规范政务处分法律制度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第二政务处分法起草工作遵循以下思路和原则着力解决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薄弱、处分程序不规范、处分决定畸轻畸重、对国有企业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的公职人员处分缺乏法律依据等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细化违法情形、处分幅度和处分程序。第二方面思路和原则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第二政务处分法起草工作遵循以下思路和原则在处分情形、处分权限和程序、处分后果上与公务员法等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