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演讲人: xxx前言 Preface《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这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认真学习这部著作及之前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深切体会到“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新近出版的第三卷,收录了 2018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牢牢把握“人民至上”这条红线,对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12目录CONTENTS《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34人民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1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所为之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战争年代,我们党领导人民“翻身求解放”,誓“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时刻都要注意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等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可以说,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让劳苦大众当家做主,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农民在丈量土地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努力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争取让人民生活尽快好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此,我们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领导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昭示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坚定信念,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是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群众生活问题,大江南北到处都留下他访贫问苦、问计于民的足迹和身影,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价值追求。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2 2019 年 5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党就一定能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我们党依靠人民成功经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探索经济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等重大考验,战胜了国际风波、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等诸多风险挑战,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 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49.7 元增加到超过 3 万元,人均预期寿命从 35 岁提高到 77 岁,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贫困人口从 2012 年年底的 9899 万人减到 2019 年年底的 551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 10.2% 降至 0.6% ,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奇迹。 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49.7 元增加到超过 3 万元,人均预期寿命从 35 岁提高到 77 岁,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贫困人口从 2012 年年底的 9899 万人减到 2019 年年底的 551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 10.2% 降至 0.6% ,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