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农业品牌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我市 2016 年以来农业品牌工作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扩大我市优质农产品规模,做强做优我市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根据市人大常委会 2018 年的工作安排,9 月中旬,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伟武的带领下,民宗外侨工委组织部分市七届人大代表、工委委员,对我市农业品牌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此次调研主要听取了市政府、各区政府以及市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财政局、南繁院、畜牧局、热科院、检测中心的情况汇报组织部分企业及协会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察看了水果岛天涯芒果基地、万保养殖基地、大茅远洋生态园和三力源生态农业公司。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市共有涉农有效注册商标 872 件。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共认证 55 家企业 76 个次产品。其中:种植业 34 家 54个,畜牧业 9 家 10 个,渔业 10 家 10 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2 个。其他国际质量、国际标准化组织、良好农业规范等各种认证企业 37 家。2014 年至 2017 年,我市累计获得海南省品牌奖励扶持资金 3267.7 万元,排名全省第二。我市先后获得“芒果之乡”、“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单位”、“中国果菜产业十强市”、“中国特色果菜出口创汇十强市”、“中国果菜无公害龙头市”等荣誉称号。“三亚芒果”荣登 2017 年果业价值品牌榜,价值 8.63 亿元,荣获海南农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称号,2018 年荣登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前 100 排行榜。三亚的红毛丹、火龙果、百香果、木瓜等四类优质水果作为指定热带水果亮相 2017 年金砖国家峰会。全市农业品牌共有 16 个是海南省著名商标,14 个获得海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包括南鹿、南山寿果、南山寿菜、福返、合丰、金双盛等。二、主要做法和成效(一)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重点建设。2016 年我市印发了《三亚市加快发展品牌农业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6 年至 2018 年,我市共安排品牌农业发展资金 1519.6 万元,用于奖励农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无公害认证、品牌认证等。为促进“三亚芒果”、“三亚莲雾”2 个重点产业品牌的建设,我市制定了《三亚芒果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规划》,通过整合制定生产种植、病虫害防治、包装标识、贮存运输等技术规范形成了地理标志产品“三亚芒果”标准技术规程;创建了占地 2000 多平米的莲雾科普文化馆,举办了 2018 年(首届)莲雾采摘文化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一万多人。目前,我市正在推进“三亚甜瓜”地理标志商标申报注册工作。(二)打造生产基地,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巩固优质生产基地,依托我市现有稻育种、蔬菜、水果、苗木、良种家禽和鱼苗繁育基地,加快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南繁院、热科院等优质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全市获得部级省级热带作物标准化示范园示范场认定 29 个,其中国家级 7 个,省级 22 个;获得省级产业园区认定 3 个。二是突出龙头企业建设,目前我市共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58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9 家、省级示范社 7 家、市级示范社 35 家),龙头企业 26 家(其中,国家级 1 家,省级18 家,市级 7 家)。2017 年度,年销售超过 1 亿的农业龙头企业有天锋旺海实业和南果实业。(三)加大检测力度,提升质量保障。目前,我市农产品已实现检测、监管范围全覆盖,共有 1 个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海棠、天涯、崖城 3 个区域检测站和 218 名村级监管员,年快速检测能力 65 万个,定量检测 5000 个。近年来,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考核全省排名前二,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 98%以上,品牌产品在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没有发现质量问题。在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度考核评比中,市海洋与渔业局荣获 2016 年度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2017 年度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四)畅通物流体系,强化产销衔接。2016 年至 2018 年,我市共安排优质农产品品牌战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