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的改革方法论提升改革综合效能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省委改革办、财经办主任 吴偕林(202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把握改革规律和特点,系统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形成了丰富、全面、系统的改革方法论,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 45 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 10 周年,做好改革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新机遇挑战、新使命定位,以科学有效方法提升改革综合效能,坚定不移把改革向纵深推进,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改革全局观,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上下同欲者胜”的良好局面和强大合力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确定好改革重点、路径、次序、方法,创造性落实好中央精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地方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大棋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在哪个层级推进改革,都要从全局出发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中— 1 —的利益调整,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只要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全局改革有利,都要毫不犹豫地把改革推深做实 。近年来,党中央作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战略部署,正是改革全局观的生动事例。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内大循环,是建立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只有各地找准自己在全国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才能更好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更大空间。这充分体现出牢固树立改革全局观,坚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工作,是发挥改革整体效应和最大效能的根本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党中央谋篇布局,还需地方落实发力。新征程上提升改革综合效能,必须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改革部署为根本,自觉把地方改革放到国家全局中去谋划推进,深刻认识改革形势,把准正确改革方向,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改革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杜绝“选择性改革”“象征性改革”“应付式改革”; 以充分发挥地方改革能动性为抓手,配套对接党中央改革部署,全力推出一批突破性、引领性、创造性改革举措,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不搞“凡事一刀切、上下一般粗”; 以落深落细地方改革主体责任为保障,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目标任务,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提高履责效— 2 —能,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取得预期成效、真正解决问题,以地方改革之进服务全国改革全局。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努力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攻下一些难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需要整体推进,但不能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问题意识,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突破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突破的关口,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从而使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态势 。实践充分证明,坚持有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对于提高改革综合效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尤为关键。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看,虽然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但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牢固,内生动力还不强,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迫切需要以改革思维、改革办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更好稳定市场预期、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