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杂志社特别报道组:实体经济强根基——高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场景回放】2023 年 7 月 6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南京市考察调研期间,来到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在南瑞展厅,总书记察看企业自主可控技术产品展示。当听说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等大国工程时,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寄予厚望。2017 年 12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徐州市考察期间,在徐工集团亲自登上企业自主研发的 XCA220 型全地面轮式起重机驾驶室,向技术人员详细询问技术创新情况和操作流程。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突出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2023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 1 —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寄语江苏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3 年 7 月 5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苏州工业园区,要求“努力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创新实践】锤炼“看家本领” 把牢强省之要实体经济是江苏的家底,制造业是江苏的根基。江苏以占全国 1%的陆域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 10%以上的经济总量,在全国高质量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凭借的正是不断锤炼实体经济这一“看家本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首要标识就是“经济强”,体现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代产业竞争力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功能强上。2023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要求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殷殷嘱托,字字千钧,既是对江苏的巨大关怀,也是江苏工作的主题主线、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指引。牢记嘱托,不负使命,江苏持之以恒锤炼实体经济的“看家— 2 —本领”,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步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省制造业覆盖全部 31个大类;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37.3%,居全国第一,机械、电子、轻工、冶金、石化 5 大行业年营收超万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三年全国第一;拥有全国最大制造业集群,10 个集群入围全国 45 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集成电路、船舶海工、工程机械等多个细分领域产业链条完整,规模全国第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 41.1%、49.6%;两化融合发展连续八年全国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占比达到 11%;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2023 年上半年,江苏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 29.6%,总量居全国首位,制造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是“硬核”。2023 年 6 月,江苏印发《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加快建设质量效益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强省的目标,提出江苏成为制造强国重要支柱、先进制造战略重地、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3 大战略定位,聚焦 16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 50 条产业链,建设“1650”产业体系,实施集群筑峰、创新强基、高端跃升等 8 大行动 27 项举措。2023 年上半年,全省列统的 40 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 31 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 77.5%,其中,高— 3 —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过 20%,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量。实体经济强则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