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创建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市域样板”的实践与思考《党建研究》2023 年第 11 期2021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东营时提出,“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两年来,东营市委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以优化组织体系、创新基层治理机制为先导,以城市社区为主阵地,以幸福家园创建为总抓手,注重系统建设整体建设,聚力打造“五大体系”,努力把一个个城市社区打造成领导有方、组织有力、邻里有爱、生活有质、治理有效、和谐有序的幸福共同体,探索形成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东营实践”。一、构建“党委统筹、高效运行”的党建统领体系,搭建幸福家园建设“四梁八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抓好。针对基层治理点多面广,涉及部门容易“九龙治水、各自为战”问题,东营坚持系统思维,全面加强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使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中始终站在高处、挺在前面、贯穿其中。一是书记牵头顶格推进。成立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市委书记担任委员会主任,5 个县区全部建立由县区委书记任主任的领导机制,街道建立由党工委书记— 1 —为召集人的城乡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形成市、县区、街道三级贯通的统一领导体制。二是单设机构实体运行。组建市县两级实体机构,市委组织部单设城乡基层治理协调指导科,在县区组建正科级城乡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发挥各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三是专班推进聚力攻坚。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下设红色物业、网格治理等 6 个专项工作组,由分管市领导担任组长,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先后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下沉、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等 35 项工作落实落地,凝聚起强大工作合力。二、构建“覆盖全面、引领有力”的组织架构体系,筑牢幸福家园“坚固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针对当前重社区轻小区、居民小区党组织作用发挥有欠缺的问题,东营把居民小区作为承载万家冷暖、建设幸福家园的基石,在抓好社区党建的基础上,把居民小区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基本单元,抓实小区党建,切实做到有组织、有力量、有阵地、有经费、有机制,实现党建引领具体化、治理服务精细化。一是小区党组织应建尽建。实施社区党建“根系”行动,采取单建、联建等方式组建居民小区党组织。选优配强小区党组织书记,从转任非领导职务干部、退休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群体中,选派小区党组织书记专职专干,让居民小区党组织成为幸福家园建设的坚实“硬核”。二是组织力量进楼入户。全面— 2 —建立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庭户长“四长”队伍,其中网格长由小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楼栋长、单元长由有热情、有意愿、有能力的党员居民担任,庭户长由 1 名经常在家、有能力参与小区治理的家庭成员担任。结合“双报到”工作,建立机关干部“平急结合”常态化下沉机制,组织机关干部下沉居民小区包保楼栋,担任“兼职楼栋长”,直接将党的组织力量延伸到每个家庭。三是“红色物业”同频共振。针对不同类型居民小区情况,坚持以市场化选聘为主体,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一批、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办一批、专业性社会组织参与一批等方式,推动全市居民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 94.6%。全面加强党建引领业委会建设,深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常态化开展治理服务。三、构建“服务为本、幸福有感”的标准评价体系,打造幸福家园价值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生活环境、社会秩序等方面都体现着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针对幸福家园建设目标不聚焦、不具体、抓而不实的问题,东营聚焦可感知可评价,以标准化理念推动幸福家园建设,让群众对幸福家园“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一是政策制度系统化。制定《关于深化城乡基层治理建设幸福家园的意见》,围绕领导、组织、服务、治理、发展、保障“六大幸福指标”,完善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