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监督“三化”重在走深走实汇报人:某某某时间: 2023 年 12 月 16 日工图网——具体化 精准化 常态化——前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政治监督,必须逐层深入、层层推进,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推动建机制、聚合力、净生态,破解实践中存在的“雾里看花”“隔靴搔痒”“虎头蛇尾”等问题,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目录3放大成效:推动建机制、聚合力、净生态1锚定方向: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2找准靶子: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第一章 锚定方向: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其中具体化是基础,解决的是监督什么的问题。实践中,个别纪检监察机关对政治监督的内涵与外延把握不够准确,有的是扩张解释,认为政治监督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甚至出现胡乱扣帽子、打棍子等动辄上纲上线行为;有的理解过于狭隘,把政治监督等同于发现和查处政治纪律问题;有的是一叶障目,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够,重业务轻政治,不善于发现和研判处置政治问题。锚定方向: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找准切入点,是具体化的首要任务,解决的是定位不准的问题。找准结合点,是政治监督具体化的必然要求,解决的是落地不实的问题。找准着力点,是政治监督具体化的必由之路,解决的是履责不到位的问题。锚定方向: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知易行难,如何把查办案件作为政治监督的坚固“后墙”、有力“后手”,对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善于用政治眼光、从政治视角审视具体业务问题,挖根子、除隐患,研判业务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政治站位不高还是能力作风不硬,是履职担当不足还是制度机制不健全,是个别干部的表现还是政治生态受到污染,切实查找业务问题背后的政治偏差,筑牢国家政治安全屏障。要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准确把握问题事实、性质、程度、责任,把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搞清楚,从主观、客观、思想、态度、动机、行为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搞清楚是谁的责任、负什么责任,是主要责任、还是次要责任,是领导责任、还是具体责任,当好党中央的“千里眼”“顺风耳”。锚定方向: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第二章 找准靶子: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政治监督精准化就是要解决泛化的问题,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分轻重缓急;不能抓小放大,只揪住细枝末节,忽视研判分析政治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因循守旧,“一个药方吃到底”,监督浮在面上、停在纸上。找准靶子: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开展政治监督,重在精准,也难在精准 要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结合实际明确监督重点,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树立见人见事的监督靶向,进一步压实责任、保障落实、推动发展,以精准求实效,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找准靶子: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聚焦关键人,解决的是监督对象的问题。 一把手”是落实政治责任的“操舵手”。只有管住“关键少数”,牵住“牛鼻子”,政治监督才有震慑力和说服力。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关键是找准监督的“靶心”,围绕捍卫制度、落实决策、履行责任、行使权力情况强化监督,如河南省纪委监委协助省委制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研究制定 16 项具体措施,围绕“五个强化”做实做细监督工作。还要持续探索管用有效的方式,实践中,有的地方采取信访分析、廉情抄告、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等方式,多措并举增强监督实效;有的地方紧紧扭住自上而下监督这个抓手进行探索,建立上级“一把手”对下级“一把手”政治谈话制度;有的地方运用电视问政形式,邀请各级“一把手”上台现场述责述廉、接受质询,在做实做细对“一把手”监督上取得新成效。找准靶子:聚焦关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