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工作发言材料社区位于市区西部,面积 9 平方公里,总人口 9 人,社区党委下设 9 个党支部,共有党员 9 人,其中自管党员 9 人,在职党员 9 人。近年来,社区党委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在总结新形势下社区党建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和谐社区建设”这一目标,探索形成了以强化“一个核心”、建设“三支队伍”、健全“四项机制”为内容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一、强化党建核心,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党委以区域化党建为统领,致力于社区“大党委”建设。社区党委先后与集团等 9 个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并与市财政局、区发改委等市区下派单位党组织进行共驻共建,吸纳兼职委员 9 名,联络员 9 名,采取“双向承诺、联建共管”的方式,协调研究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在去年解决辖区 9 号院实行统一供暖改造的问题时,社区“大党委”召集共建单位集团及其下属单位物业等相关人员进行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和工作方案集中半个月时间对 9 号院进行了入户走访,详细了解居民供暖需求,最终由社区“大党委”出面协调,短时间内完成了前期工作,并于年底实现了集中供暖,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社区“大党委”解决各类问题 9 件,共享了文化广场、乒乓球室、羽毛球馆、社区图书阅览室、残疾人康复室等活动场所 9 处,共享健身器材 9 件,慰问困难群众 9 人次,开展共驻共建活动 9 场次。同时,社区党委根据院落、楼栋、党员的分布情况将辖区划分为 9 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建立党支部,在相邻楼栋建立党小组。社区 9 个支部,均根据所在网格实际,科学组建了“1+X”服务团队,即每个网格党支部配备 9 名社区干部、9 名网格党支部书记和 9 名社区协警,并将网格内的骨干党员、志愿者、在职党员等编入相应网格,开展特色服务,实现了服务“纵到底、横到边”。比如,第五党支部结合党员自身特长,细化每名党员责任,分别负责网格内的环境卫生小区安全、困难帮扶、便民服务等;第一党支部重点开展关爱服务,对网格内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实行结对帮扶,建立帮扶台账,定期开展帮扶活动,网格的残疾人梁某独居在家,行动不便,党支部明确 9 名党员每天一个电话,每周两次上门看望,帮助他购买生活用品,收拾屋子、打扫卫生;第三党支部组织为网格内的孤儿王某操办了婚礼,感动了小区居民。通过网格化党组织建设,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深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现有社区工作者9 人,制作了党群“连心卡”,设立了大厅“党员服务岗”和小区“党员流动服务岗”,经常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技能,保证政务服务无死角,达到“人人能接待、时时能答复、事事让群众满意”的服务标准。二是建设优质化社区党员队伍。社区党委依托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红色网络教育家园、党员“E”家等平台,丰富组织生活形式,除了组织党员在线下开展活动外,充分运用智慧党建,在线上为党员提供组织生活提醒、学习资料分享、党建信息推送、“两个生日”祝福等特色服务,搭建了学习、交流、互助、活动等“四个平台”,建立了“党员之家”,不断优化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同时设立了党员“十大岗”,积极推进社区党员和在职党员设岗定责,开展“多对一”的组团式服务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目前,到社区报到并认领服务岗位的在职党员 9名,开展点亮微心愿等志愿服务 9 余次,涌现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建设规模化社区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党员志愿者的感召和影响下,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规模强大的志愿服务队伍。为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对志愿者服务队进行备案登记,建立了“和乐之家”志愿服务站,并成立了党支部,涵盖了“快乐大妈”调解队、先锋圆梦队、红色萤火虫队、青春韵律队、“草根能人”队等 9 支特色服务队伍,开展拥军拥属、帮孤助残、矛盾调解、专业技能等多类型志愿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