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金融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全市金融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国省市经济和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统筹做好行业监管、协调服务、风险防范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 X%,占第三产业增加值 X%。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助力稳增长,金融投放总量稳步增加。顺应经济复苏大势,抢抓“强工业”“强县域”行动战略机遇,及时召开金融联席会、政银企对接会,大力实施“获得信贷”工程,多方位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成功率。四季度前 2 个月人民币存贷余额实现了 X%、X%的正增长,超 X 市下达任务 X 和 X 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 X 市第一。(二)狠抓政策落地,金融纾困力度不断加强。深挖政银企对接潜力,坚持坚持高频次召开金融联席会、政银企对接会、金融座谈会,高密度开展行长企业行、包抓联企活动重点金融指标实现了开门红、双过半、稳增长,,注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衔接农发行、国开行、省农担公司来我市开拓市场,为全市八大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精准服务。截止三季度末,累计为八大产业链融资 X亿元,全市企业贷款余额 X 亿元,占各项贷款的 X%。(三)立足服务三农,金融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协调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共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 X 亿元,平均贷款利率降至 X%,惠及各类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 X 户。向各金融机构推送 X 户融资需求企业名单,发放贷款 X 万元。新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X 户 X 万元,逾期率降至 X%。全市农业保险下达的 X 个品种完成 X 项投保,累计签单 X 万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 X万元。(四)坚持问题导向,地方金融机构不良压降明显。自省、市高风险机构化险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建立银行自主清收,政府、纪委监委、法院、公安帮助清收 X 类台账,全力压减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截止 X 月底,累计清收化解不良贷款 X 万元,不良率均处于监管红线以下。(五)注重宣传引导,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增强。始终把金 融 领 域 风 险 防 范 作 为 首 要 任 务 来 抓 , 利 用“3·15”、“4·15”“5.15”等关键时间节点,在城镇街道、金融网点等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通过专题宣传、案例讲解、发放宣传品等形式,提升人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截止目前,全市金融领域共开展大型宣传活动 X次,悬挂横幅标语 X 多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 X 万余份,无新发涉非金融案件。二、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在抓落实、强服务、防风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助推了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本源意识还不强。除受小微企业成长性差,征信瑕疵,经营风险较大,工作重心仍停留在旱涝保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支持辖区实体经济发展的观念还未根本扭转。(二)资金分流明显。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取存消费观念转变,跨省购房(车)、消费、投资理财势头发展迅猛,加之蚂蚁花呗(借呗)、360 借条、微信、支付宝等众多新兴互联网金融理财 APP 平台兴起,部分居民存款被新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流。(三)部分指标增长缓慢。法人实体培育力度不大,注册登记增长不明显,辖区绝大多数民营中小微企业、个体户不同程度都获得了信贷支持不同程度短暂出现银行想贷而无人贷的局面。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工作打算(一)突出重点领域,持续扩大信贷投放规模。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加强与省国开行、农发行等域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保证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供给,尽快落实城市公共资源开发、棚户区改造 X 亿元政策性贷款。加大“三农”支持力度。用足用好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积极投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个人信用贷款、特色贷等政策性涉农贷款,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村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