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外界看来,体制内人工作就是拿着纳税人的钱不干正事就知道送礼,溜须拍马,看报喝茶。其实,这些都是对体制内的误解,关于误解,我在这边文章讲过了。外人对体制内的误解,看看你有没有?体制内群体真的像外界说的那样,溜须拍马,整天搞人际关系吗?体制内的人际关系有什么特点呢?老教授在体制内呆了一辈子,分享几点体制内真相。1 人员流动较小体制内与体制外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员流动性较小。进入体制内只要不犯什么错误,基本上不会辞职,大家朝夕相处,人际关系比较稳定。在体制内,你对面办公桌上坐着的那个同事可能就是你未来一辈子的同事。即使后来你和他的职务会升迁,岗位会调整,但基本上离不开单位这个大转盘。也就是说不管岗位和职位怎么调整,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待在单位这栋楼里。而且,体制内人一般不会轻易辞职的。因为体制内的工作是一份收入总体还不错,保障性也比较强的工作,说出去也觉得有面子的工作。由于体制内工作的稳定性,也决定了体制内的人际关系是长久的。如你在人际关系上一开始就没处理好,运营失误,以后的发展就会很难。在体制外工作,工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今天干的不爽说不干就不干,这个领导我不喜欢,想辞职就辞职,这个人今天是你同事,明天就可能不是了。体制内单位就几十号人,彼此都认识,天天在一起共事,上班、吃饭、工作都在一起。同在一个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遇到有事情要办,可能还要对方协调配合。体制内的人际关系,总体还是比较好的,最起码大家表面上都会客客气气的,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整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整天刀光剑影。即使大家暗地里有什么矛盾,一般都不会真刀真枪、面对面地爆发,会考虑影响问题,至少面子上过得去。我有的粉丝向我抱怨,体制内人际关系复杂,就知道勾心斗角,溜须拍马。其实这些人是没有在私企里面呆过的,外面的世界更复杂一点也不比体制内简单,只不过我们把外面想的太美好了,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其实,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里的人际关系都不简单。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与别人相处,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难题。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我们既要妥协,— 3 —还要斗争。我们不能有害人之心,但是要有防人之心。2 狼多肉少我们在体制内生存就是为了达到自己利益和目的,晋升提拔,评先评优。体制内想追求进步的人很多,往往是“僧多粥少”、“狼多肉少”。不管在哪个单位,人永远是多的,资源永远是少的。一个单位班子成员就那么几个,一个部门一个正职,一个副职,其他人都是小兵。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领导,不然就没下属,没人干活了。除了职务,年底的年度考核优秀,给了张三,处里的李四王五就没拿到,这些名额也是有限的。所以,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体制内的人际关系有竞争性。同一批入职的年轻人,大家平时在一起抽烟喝酒,游山玩水。但是过了几年会发现,差距越拉越大,有的人有借调上级单位成长锻炼,有的人成为部门的业务骨干,有的人已成为领导秘书,有的人还在原地踏步。大家也会暗地里互相比较,互相较劲,互相竞争。体制内人际关系虽然比较稳定,不会有刀光剑影,但是竞争还是很残酷的。有的人为了上位,甚至会用一些卑鄙的手段。3 各单位存在差异体制内各个单位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我们说体制内单位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等。公务员考试相对而言比较公平、公正、公开,逢进必考,作假的概率较小。但是事业单位和国企等,人际关系要比公务员单位复杂一些,尤其是国企,关系户比较多。我粉丝里面肯定有在国企的,你自己观察一下,发现身边很多人都是关系户,他们和单位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包括单位的门口保安或者保洁阿姨等。这是因为,国企的招聘可操作性比较大,自主性强,都是单位内部自己组织的。公务员队伍,逢进必考,笔试、面试,都要参加统考,你想找关系,前提你得笔试入围。所以公务员考试,难度各方面都比较大一些。刚才说了,体制内单位的类别存在差异性。现在说一下,平台大小的问题。其实,体制内单位根据平台区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之前一直说过这样一句话,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