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基于“13710”工作机制的企业督查执行效能提升路径研究报告1.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政府的建设,为确保法治政府的各项任务举措得到有力落实,强化督查督办势在必行,国有企业更应下沉一线,真督实查,以“督”促改,以“查”促行。为实现企业督查工作目标,“13710”工作机制被提出。“13710”工作机制是指 5 个数字对应办事效能的时限。“1”即当天要研究部署;“3”即 3 天内要有工作进展反馈;“7”即一般性问题原则上 7 天内要落实解决;第二个“1”即重大问题包括一些复杂问题要在 1 个月内落实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要拿出解决的时间节点和方案;“0”即所有事项都要跟踪到底,销号清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从督查督办事项立项、报批、筹备到组织实施的流程看,之前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13710”工作机制建立后,这些程序一般都在当天即可完成。从督查效果来看,“13710”工作机制的时效性更强,一般性问题原则 7 天内就要办结清零,相对复杂的问题一月之内要办结清零,确实在一个月内不能办结清零的,要提出解决的工作措施或方案,使督查督办更加务实和注重实效,相比于传统工作机制实现了效能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离不开督查督办工作的有效执行,— 2 —督查督办工作机制的适配性对促进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和确保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督查督办工作的实践成果颇丰,但也存在如“形式主义”等负面情况。基于现有文献,本文对督查工作进行系统分析发现,督查工作存在的问题有思想认识不高、配套机制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及人员素质不高等。虽然督查工作受到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知网中搜索关键词“企业督查工作”仅有 20 篇文献,其中专门研究“基于‘13710’工作法的督查工作”为 0 篇。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企业督查制度,提升督查工作执行效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2.现代企业督查工作存在的问题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模式,要做好督查工作,必须在思想上下功夫。当前,部分企业缺乏精准督查的意识。部分督查主体精准督查意识不强,未能做到善用督查权威。在督查态度上,企业自身能动性不足,存在习惯于应用旧思维的现象,没有从思想上真正理解督查工作的意义,在具体工作上没有形成“问责”与“激励”相辅相成的工作局面,没有认清“13710”工作机制的目的,工作流于形式。配套机制不够完善— 3 —一些现代企业设有专门的督查机构,也建立了督查工作机制,但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督查工作流程,制度与考评结合不紧密,配套机制不够完善,因而未对督查工作形成有力约束,这会直接影响督查效果和质量。部分企业在机构设置上,督查职能和督查内容存在交叉重叠,没有衔接好顶层设计、中层操作与基层落实之间的关系,机构统筹联动性不高,在上下贯通和内外结合等方面稍有欠缺。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督查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一旦抓不住重点、找不准关键,就会自乱章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企业可以巧用新技术破解这一难题,并进一步提高督查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但是当前一些现代企业督查工作的执行依旧停留在个人邮箱、个人微信层面,而工作汇报多采用纸质媒介,缺乏一套将所有类别的督查督办文件纳入统一管理的信息系统,具有分散化、碎片化、低效率的特征。①督查工作中信息技术未得到普遍认可和使用。一些企业或个别部门中的成员缺乏学习新技能的热情,不愿意使用一些现代化、信息化的技能去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个人能力,相反,工作仍然停留在纸质文件督查、电话督查、会议督查等简单的方式,这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纸质版文件存在容易丢失、挤占空间的问题,由于没有电子记录,易造成同一事项— 4 —重复督查、一些事项被遗漏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督查效果。②督查工作信息化建设未实现互通互联,没有做好科学规划。企业中各单位、各部门内部信息系统相互独立,部门之间的协调难以达成,单位信息化建设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在广度、深度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