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51搜公文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文旅融合座谈会上的发言VIP免费

在文旅融合座谈会上的发言_第1页
1/6
在文旅融合座谈会上的发言_第2页
2/6
在文旅融合座谈会上的发言_第3页
3/6
在文旅融合座谈会上的发言自新冠疫情平稳转段以来,国内旅游市场高开高走加速回暖,从贵州村超到“进淄赶烤”再到如今爆火的“尔滨”,诸多现象级网红旅游城市背后既有基于城市本身的差异化特色,亦有其相似共通之处。在此试以同样作为工业大城的哈尔滨为分析样板,通过分析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本次“出圈”过程中的政策举措,总结网红旅游城市的可复制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探析 X 文旅发展新路径。一、哈尔滨到“尔滨”的蝶变2024 年开年,“南方小土豆”成功“占领”哈尔滨,豆腐脑加糖、冻梨摆盘、人造月亮升空、广西砂糖橘等一系列网络互动,让哈尔滨旅游关注度呈爆炸性增长。据大数据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即 2 月 10 日至 17 日,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 1009.3 万人次,日均同比增长 81.7%;实现旅游总收入 164.2 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235.4%,实现接待人数与经济收入双增长,均创历史新高。哈尔滨一跃成为“顶流”城市,被称为“被流量唤醒的城市”“互联网打造的5A 级景区”。至此,沉寂多年的重工业大城哈尔滨摇身一变为网红文旅大城“尔滨”。二、“尔滨”爆火的背后从最初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被“骂”上热搜,到官方妥善处理稳稳坐住了“顶流”,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其爆火并非偶然,这既得益于其自身差异化特色,亦归功于政府主导、网络宣传、极致服务、市场监管的共同作用。(一)厚重的城市文化与创新的冰雪文旅。哈尔滨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独特城市,是我国第一个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地,充满欧陆风情的诸多建筑穿插在街头巷尾,被誉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同时,哈尔滨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放大冰雪特色文旅效应,以冰雪大世界为核心,打造“吃、住、游、娱、购”为一体的综合性冰雪乐园,精心策划新场景、新玩法,推动冰雪元素融入城市的每个角落和游客的每个项目体验中,让冰雪成为引客入市的重要抓手。正是基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冰雪资源融合能力,才使哈尔滨能够在同样作为冰雪主题旅游城市的吉林、长春、阿勒泰中脱颖而出。(二)抢抓机遇的魄力和主动谋划的决心。“哈尔滨的火爆并非偶然,当地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哈尔滨提前研判,抓住“冬奥效应”延续的机遇,把握“亚冬会”即将开启的契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好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长线布局、系统谋划、久久为功,利用本地冰雪文化富集的优势,设计并适时打出冰雪旅游“组合拳”,持续推出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场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冰雪旅游主打品牌,配套打造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圣索菲亚教堂等网红打卡地,充分诠释了何为“不打无准备之仗”。(三)互联网思维打造流量经济。“从 2023 年开始,我们就用互联网思维在新媒体平台上多维度宣传”,无论是冰雪大世界、滑雪项目、圣索菲亚大教堂还是“东方卢浮宫”哈药六厂,这些热门打卡点都早早出过圈,冻梨、搓澡、早市、火炕也是家常项目,原本平平无奇的内容,却能因互联网成为“风口浪尖”,充分彰显了互联网流量风口强劲的助推作用。哈尔滨文旅善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流量经济,在冰雪季来临前,其就开始借助视频号、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多个新媒体平台打造数字化文旅 IP,采用“造梗”“戏谑式”“土味”等吸引年轻群体关注的风格进行多维度宣传。首先,通过官方媒体和文旅头部网红博主为冰雪旅游造势开局,再通过市民和游客两个维度二次宣传,视角切换、分层引爆,成功打造流量“风口”。同时还联手线上旅游平台及餐饮、酒店商家,推出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游客预订行程,种种数字营销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哈尔滨带来了大量的潜在游客。(四)极致“宠客”的服务体验。没有淄博,也能吃烧烤;没有哈尔滨,也能玩冰雪,二者爆火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其均能为消费者提供饱含情绪价值和悦己体验的服务。“游客在评论区提到要什么,我们就上什么”,哈尔滨秉持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将服务型城市建设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人造月亮、冻梨摆盘、白狐接客、路上铺地毯、街上造暖房,哈尔滨把“宠客”诠释得淋漓尽致,这种以人文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文旅融合座谈会上的发言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