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某市 2023 年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市属重点国有企业运行情况交流发言汇编(9 篇)目录1.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推动万州高质量发展 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于会文2.改革创新精准施策以高质量招商推动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 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3.聚焦聚力工业立区制造强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4.聚焦三治两升一导入打造老旧小区改造实践样本 江北区委书记滕宏伟5.构建“四办”全周期服务模式推动工业投资加速放量 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6.坚持三化并举提升农业质效全力打造丘陵山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2 — 江津区委书记李应兰7.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为建设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注入强劲动力 永川区委书记张智奎8.创新走实产业发展之路全力促进强村富民增收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张华9.立足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要求扛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使命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蓝庆华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推动万州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于会文万州区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推动经济发展跑出新速度,累积加速度。2023 年 GDP 总量和增速均为全市第 8,二产增加值增速、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全市第 1,一产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第 2。一、坚持以改革抓落实强动力。万达开云 28 项经济区与行— 3 —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措施深入实施,40 个重大平台有力推进。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货运值均增长 5 倍以上。开展“江清岸洁”集中攻坚,在全市率先开展转型金融试点,绿色信贷余额增长 24.3%。二、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实力。聚焦加快构建具有明显万州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迭代升级“十个精准”抓经济真招实招硬招,建立健全“链长制”等十大机制,深入实施提升人气“十一条”等举措,实现百亿级企业“零”的突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 37.9%、42.9%,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中央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三、坚持以改革固保障强活力。坚决打赢国资国企改革、园区开发区改革、国有资产盘活改革攻坚战。迭代推出优化营商环境“3.0 版”举措 21 条,市场主体总量达 14.6 万户,满意度超过 90%。全面推行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五长制”,化解矛盾纠纷 1.1 万件、调解成功率达 97%以上。四、坚持以改革优生态强张力。健全改革需求和项目生成机制,迭代升级“三个一批”区级重大改革项目,滚动谋划“一件事”特色场景 132 个,全力提升“141”基层智治体系实战实效。出台整治“躺平”式干部 10 条等措施,打好容错纠错、澄清保护、重新使用组合拳,让“好人好马”上一线。改革创新精准施策— 4 —以高质量招商推动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两江新区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2023 年,全区签约金额超 1400 亿元,到位金额超 400 亿元,有力支撑新区 GDP 同比增长 6.5%。一、聚焦完善机制抓招商。坚决改变拼政策、拼补贴的传统招商模式,加快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能力重塑。深化“全员招商”,“一把手”坚持每月带队外出招商,推动“招落服”一体化,形成从洽谈、签约、落地到投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突出“效益优先”,坚持亩均论英雄,杜绝“捡到篮子里就是菜”。二、聚焦产业转型抓招商。根据产业规划确定招商计划,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围绕产业链条招商,组建 8 支产业链融合招商团队。根据产业图谱,突出招大引强,引进复星集团等头部企业,推动新区生物医药 2023 年产值破百亿、增长 24.7%。瞄准产业前沿,抓好高成长性、专精特新企业招商。三、聚焦服务企业抓招商。注重设身处地为企业“算账”,以过硬服务赢得企业认可。着力抓好园区服务,做深订单接洽、法务支持、银企对接等专业性服务。着力打造良好生态,依托生态圈引进美国康宁、日本豪雅等跨国企业落户。着力发挥基金作用,推动阿维塔汽车总部、太蓝新能源等一批项目落户。— 5 —四、聚焦创新方法抓招商。注重存量挖潜,推动京东方自2012 年落户新区以来,连续投资项目 8 个、累计近 900 亿元,实现老树发新枝。注重借梯登高,引入昆山沪光、诚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