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担当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8 年 10 月 11 日)什么是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担当。这种担当或是情感上的,或是行为上的;或为自己、为亲友、为他人,或为家庭、为社会。担当是一种境界。在这个社会中,肯定有逃避担当、不敢担当的人。但是,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把这份担当变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担当是一种责任。不担当行不行?肯定不行!你是什么人,就要干什么事。对家庭负责,这是老百姓的担当。对于干部来说,除了对家庭负责,还要对事业负责。担当更是一种自觉。没有自觉,就谈不上担当。满足于“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抽一鞭子才动,不抽不动”,这就不是担当。就像工人扛大包,左肩累了换右肩,这就是一种自觉的担当。担当说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需要很高的境界。但其实,担当也很具体。就是扛起来!也许,担当就是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许,担当就是回家后认认真真辅导好孩子的功课;也许,担当就是心存感恩给父母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对于睢宁的干部来说,“工作上去、干部上去,工作下来、干部下来”,这就是我们对事业的担当。“我们今天的作为,要经得起历史的评说,经得起群众的评价,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是我们对历史的担当。“做好吃苦、奉献、长期奋斗的准备,为睢宁人民实实在在办一些事情”,这是我们对人民的担当。“让成功的人不骄傲,感恩于他获得的一切;让失败的人不气馁,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这是我们对民众的担当。担当还是“一切立足于干成”、“勇于奉献、勤于工作”、“善于落实”,担当就是“无论个性强弱,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努力在睢宁形成争先出发、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乐在其中的全新局面”。为什么要倡导担当?今年以来,我们像紧螺丝一样逼迫着干部,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完善严管干部的各项制度。应当说,问责惩处制度仅仅是一种手段,解决不让干部学坏的问题。但是对于各级干部而言,不做坏事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敢做敢为,担起睢宁事业的重担,用尽全力去创造个人的业绩、社会的财富、民众的福祉。我们要担当突破重任,做群众的当家人,以“突破睢宁”为己任,把困难扛在肩上,把目标抓在手中,聚精会神抓发展,一心一意上项目,让睢宁人民早日过上好日子。我们要担服务重任,当群众的贴心人,从不适应、不适合发展的地方改起,用真心换得赞许,用真情赢得支持;我们要担创新重任,当群众的领路人,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于争先,走在发展最前列。现在,机遇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政策留给我们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比一比睢宁和周边县市的差距,我们已经不能再拉大了,在困难面前,我们不担当谁来担当!看一看睢宁发展的现状,工业经济、城市建设、园区开发新农村发展与人口大县、地域大县是不相称的,唯有奋力突破,“凤凰”涅槃在发展面前,我们不担当谁担当!想一想睢宁百姓的期盼,还有 23 万的人口处在最低生活标准以下,唯有加快富民,改善民生,在脱贫路上,我们不担当又有谁来担当呢?对于睢宁干部而言,担当的题中之义在于推动睢宁科学发展。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我们担当的目标、决心和信心都不能动摇。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实施高效规模农业富民,走“两翼”振作发展之路,大力推进扶贫攻坚,让睢宁人民尽快过上好日子,这是睢宁干部敢于担当的核心内容。要战战兢兢对待权力。在其职要履其责。各级干部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而多一份权力就多一份责任、多一些担当。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就是要按照“有权有责、用权负责、负责担责、权责统一”的严则,不仅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事业负责、对工作负责。乱作为、不作为,对事业不负责,最终受苦的还是自己。刚才我们评议出了“最不受睢宁人民欢迎的单位”党政“一把手”、“最不满意站所(科室)”负责人、“最不满意交通站所(科室)”,对其主要负责人给予了免职处理。为什么要免职处理呢?因为没有行使好自己的那份权力没有认真对待自己的那一份责任。谁让群众不好过,只能让你不好过。按照“有言在先、明理达人”的原则,我们已经提了醒,但最终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