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中小企业创新转型经验交流会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8 年 4 月 13 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示精神,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作出的转型升级“6+1”专项行动的要求,交流各地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天津市开展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工作情况,并对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工作进行部署。一、创新转型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必然选择近年来,各部门、各地方围绕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做了大量工作。我部积极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知识产权推进工程为抓手,不断加强创业创新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科技部着力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环境,加强创新孵化生态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协司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财政部调整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方式,落实并完誉加计扣除、加速折旧等支持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小微企业税费负担,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支持力度。各地方在加强资金扶持、开展创业培训、培育创新企业、推动产学研合作、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务实推进。特别是天津市开展的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力度大、发力准工作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国务院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中小企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总体保持了发展态势,但下行压力还在持续加大。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转型,任务更加紧迫、意义更加重大、内涵更加丰富。——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转型是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要力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面是增速换挡,实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和接续,抓住了创新转型,就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本质和动力,找准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着力点。——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转型是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行动和有效方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创业与创新高度融合。二是创业创新已成为新的时代潮流。——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转型面临着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方面,创业创新的门槛和成本进一步降低,极大地激发了各类市场的热情。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和应用快速更新,为创业创新提供了新平台、新工具、新空间,突破了传统的智力和地域限制,促进了创业创新资源向中小企业集聚。加之国内庞大的消费能力和市场需求,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无限的创新空间。二、做实抓好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新常态下,要打造“双引擎",实现“双中高”,摆脱 1 旧的路径依赖,用改革破难题、清障碍,向简政放权要动力,向公共服务要助力,充分释放创业创新活力。更多资 料+微信:(一)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创新转型动能。简政放权是深化改革的总开关。中小企业是简政放权的主要受益者,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不仅要争取率先建立“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用刚性的制度管权用权,进一步挖捆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空间,更要对中小企业反映强烈的审批事项和繁文缛节认真进行梳理,积极反映,推动解决,拆掉束缚创业创新的条条框框。更 多资料+微信:(二)多措并举,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转型扶持力度。——要优化对创新转型的支持方式。改进、优化财政资金的支持方式和方向,把支持的重点聚焦在创业创新、转型升级上,聚焦在加强公共服务上。二要让中小企业创新轻鼓前行。要为中小企业多减负、多让利,让他们敢创业、创成业。要研究提出取消、调整、规范涉企收费的政策措施,三要建立起与创业创新相适应的融资服务体系。各地推出了不少好做法。比如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补偿资金或基金,开展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建立了“政锻保”风险共担机制,引导互联网盒融机构发展等。好台。(三)强化服务支撑,为中小企业创新转型搭。一要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力量。要创新服务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创业创新活动。要创新服务内容,在知识产权侵害快速法律援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