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村新型村集体经济调研报告一、前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2024 年 3 月,中共X 县委党校组织 2024 年中青班 46 名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分5 个小组分别前往我县 X 镇 X 村、X 镇 X 村、X 镇 X 村、X镇 X 村和 X 镇 X 村开展为期一周的“驻村入户”体验式培训。培训期间,学员们围绕乡村基层治理、山银花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养老互助等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并给村里“送去了”党课、贡献了金点子,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X 村作为我县的一个山区村,近年来在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村集体收入由 2021 年的 5 万元增长到 2023 年的 103.8 万元,三年增长了 20 倍。县委党校 2024年中青班第 5 小组(X 组)通对该村进行座谈走访、发放问卷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全面分析 X 村集体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该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二、村基本情况X 县 X 镇 X 村位于 X 镇东南部,距县城约 25 公里,由原 X 村、X 村、X 村合并而成。全村下辖 36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858 户 3061 人。地域面积 14.97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4000 亩,林地面积 19000 亩。有建档立卡脱贫户 193户 702 人,监测对象总计 13 户 31 人,其中未消除风险 6 户12 人,已消除风险 7 户 19 人。低保户 60 户 111 人,特困供25 人,分散供养 21 人,集中供养 4 人。残疾 128 人,大病9 人。村支两委成员共 7 人,下设三个党支部,党员 114 人(含工作队 3 人),辖区内现有小Ⅱ型水库 2 座(X、X),骨干山塘 3 座(X、X、X),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单位为 X 省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派驻村工作队长 1 名,队员 2 名。X 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村集体经济现状分析(一)产业结构:X 村的主要产业为“三种三养一加工”即种稻、种瓜、种高笋+养鱼、养蜂、养猪+农产品加工,其中,该村养猪的规模较大,养殖历史较长,但受近年生猪市场行情下行的影响,对村集体收入的增长帮肋有限;种富硒稻则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存在产量低,价格贵等不利因素。(二)经济收入:近年来,X 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X 村集体经济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发展食用菌、黑木耳、有机稻等特色产业。此外,还通过资金入股、电商销售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2023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103.8 万元,较 2021 年的 5 万元增长了近 20 倍。但村集体发展的重心不明确,同质化严重,后续市场开拓存在一定的难度。(三)基础设施建设:X 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近年来,在后盾单位帮扶下,累计筹措资金 800 余万元大力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等民生实事项目。辖区内多处防洪堤、机耕道、灌溉水渠得以修缮、46 年历史的村级教学点得以重建、多条通组道路实现硬化,村主干道亮化绿化美化、村部附近污水处理系统、村民文化广场提质改造、村部综合服务中心硬件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2023 年该村又争取项目资金 15 万元整修村主干道部分水毁工程,并建设高标准农田水渠项目1400 余米,硬化了 25 组、26 组、8 组通组路 1800 余米。2024 年规划打造“4421 工程”,即清廉清风路、温暖回家路、产业同心路、干群连心路、四条示范道路;4 个美丽院落;2 个文化广场;1 个清廉党建广场。目前已建成 X 文化广场、X 文化广场和清廉党建广场。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四)农民收入水平: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该村 2023 年人均年收入达 11000 元左右,但与城市郊区村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四、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层次较低:村集体经济的产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高新技术和附加值高的产业支撑。这也导致集体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遇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