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2024 年/1 月/4 日/第 001 版打造聚才引才留才“ 强磁场”——我市实施党委(党组)书记抓重点人才项目综述全媒体记者 吴芳 通讯员 唐杰强 吴晗琪近日,市委人才办组织 14 家成员单位和 20 家重点企事业单位以 PPT 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到 11 个县(市、区) 、开发区进行实地观摩,对各地各单位书记抓项目情况、具体实施情况和阶段性成效进行考察。观摩人员表示,观摩交流既是一场同台竞技的业务盛宴,更是一场比学互鉴的修为成长。通过学习观摩,感到肩上责任更重了,干事的动力更足了,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人才工作“ 书记项目” 抓出成效、创出特色。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去年初,我市确定 45 个党委(党组)书记领衔重点人才项目,通过“ 书记领题、项目攻关”,树牢了大抓人才鲜明导向,搭建了引才聚才工作平台,优化了人才创新创业生态,汇聚起“ 资智汇襄” 的磅礴力量,形成了近悦远来的生动局面。45 名党委(党组)书记领衔挂帅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人才引进,像抓项目建设一样抓人才培育。在项目观摩交流中,11 个县(市、区) 、开发区的书记亲自到现场介绍情况,书记们对领衔项目如数家珍,在参加观摩交流同志中引起强烈反响,彰显了书记发挥“ 第一优势”、集聚“ 第一资源”、破解“ 第一难题” 的示范带动作用。去年,我市出台《党委(党组)书记抓重点人才项目责任制实施方案》 ,将书记抓重点人才项目作为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破解人才工作难题的重要抓手。经过严格审核,共确定 45 个项目,其中,县(市、区)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领衔 11 个,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党组(党委)书记领衔 14 个,重点用人主体党委书记领衔 20 个,涉及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事业、人才服务等。明确各项目实施目标、推进举措、时间节点,细化项目“ 时间表”“ 路线图”,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各级党委(党组)严格落实“ 一把手” 抓“ 第一资源” 工作责任,通过书记带队考察学习、调研指导、整合资源,将业务工作与人才工作两手抓,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加强协调督办,做到“ 月统计、季度通报、半年调度”。编印《人才工作动态》,介绍外地好经验和各地各单位进展情况,形成相互借鉴、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如今,书记领衔人才项目工作开局良好、起步顺利,初步实现了“ 实施一批‘ 书记项目’ 、建设一批科创平台、集聚一批紧缺人才、解决一批技术难题、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工作品牌” 的预期目标。让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 同频共振”高新区培育 1 名国家级重点计划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 465 人;老河口市“ 两回两带” 工作开展以来,新增各类经济实体投资重点项目 93 家,项目投资总额 39.989 亿元我市各地⋯⋯各单位坚持将党委(党组)书记抓重点人才项目与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通过建平台、谋项目,全力抓好人才引育留用。市文旅局将区域性文旅人才协作作为“ 书记项目”,携手十堰、随州、神农架等地首次提出并建立“ 1+6” 区域性人才合作联盟,推动“ 襄十随神南” 五个城市文化旅游业一体化发展。2023 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97%、78%,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高新区大力开展“ 双招双引” 活动,集聚李椿萱、刘大响 2 名院士领衔指导建设湖北省航空第 1 页 共 2 页装备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打造国内一流的航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培育 1 名国家级重点计划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 465 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6572 人。枣阳市聚焦加强精细化工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枣阳市化工工业园区成功创建全省首家 D 级化工园区,奋力打造化工人才集聚地、先行区。老河口市大力实施“ 两回两带” 工程(回乡创业、回乡就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已吸引 9103 人回乡就业、1378 人回乡创业,93 个重点项目落户,项目投资总额 39.989 亿元。东津新区依托东津云谷孵化中心,着眼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