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2024 年/2 月/20 日/第 007 版园区常州国家高新区绿色转型彰显更多“ 高新” 价值实习记者 李诏宇 通讯员 谢佳妮 黄宁 钱里阳2023 年,常州国家高新区落实环境保护、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产业发展,彰显出更多“ 高新”价值。前不久,常州国家高新区传来好消息。在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工作会议通报表彰会上,该区报送的《算好“ 三本账” 必答题 打造“ 空间补偿” 创新链》——沿江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创新试点,获评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 十大创新创优改革成果” 之一。近年来,常州国家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成功争取到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唯一一个化工用地腾退置换改革试点。“ 我们统筹算好生态账、经济账、社会账,探索了以‘ 企业退出—生态修复—指标调剂—异地使用’ 为路径的‘ 空间补偿’ 机制,破解了‘ 化工围江’ 发展困局。”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党委书记、局长薛学虎说。常州国家高新区探索化工企业关闭与厂房拆除、腾退地块污染调查、评估与治理、权属调整、生态复绿、评审验收、财政资金保障“ 七位一体”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流程闭环操作办法,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化工企业用地综合性治理路径。截至目前,常州国家高新区累计安全拆除 45 家化工企业,实现沿江一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全部腾退,累计新增复绿面积超 3000 亩。同时,常州国家高新区精准确定用地指标投放,优先保障重大战略性产业项目用地。园区已累计招引 76 个优质项目,全力推动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另外,常州国家高新区立足沿江片区实际,积极盘活沉睡用地资源。园区按照“ 整体规划,分批实施” 原则,力争通过 3 年的系统整治,形成集中连片“ 农田+良田” 7000 亩。目前,常州国家高新区已完成 2200 余亩“ 批而未供” 土地平整及复垦复种工作,为后续优化沿江片区空间布局和未来承载重大项目拓展空间奠定了基础。常州国家高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同样是其循绿向前的举措之一。2023 年,常州国家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实现工业产值 1100 亿元,同比增长 23.9%。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成为常州国家高新区首个超千亿级产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常州国家高新区组建工作专班,深入企业调研,系统研究产业发展痛点难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组合拳”。“ 今年,常州国家高新区将继续锚定‘ 创智新高地、城市新中心、滨江宜居城’ 发展定位,奋力卡位、抢位、进位,努力展示更多‘ 高新’ 所长,彰显更多‘ 高新’ 价值,体现更多‘ 高新’担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作示范,聚力攀高逐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全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 4000 亿元大关。” 新北区委书记、 常州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周庆表示。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