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51搜公文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小学教研工作总结VIP免费

XX小学教研工作总结_第1页
1/6
XX小学教研工作总结_第2页
2/6
XX小学教研工作总结_第3页
3/6
XX 小学教研工作总结为打造“X”教育品牌 X 小学模式,创建生机勃勃的百年品质名校。本学期教学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深入落实新课标理念和“双新”达标课堂方案,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使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坚守常规,笃行致远(一)调整备课模式,提高教学实效为深入落实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理念,本学期全面推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从单元整体角度出发对教材和学情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时教学设计。同时,优化二次备课形式,形成以课时为单位的备课模板,帮助教师精准备课,提升备课质量和反馈效率。入职五年内教师每周一个手写精品教案,其他教师每月一个手写精品教案。通过二次备课规范化、手写教案常规化,推动课堂教学走向高效,打造具有北小特色的备课模式。(二)作业分层设计,助力强课提质立足实际,设置分层作业。分层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课前预习提效率,课中实践固根本,课后拓展助提升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发挥作业的教学助推作用,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性。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开放性作业,加强作业趣味性,助力学生素养提升。(三)改革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新学期开始,各教研组组织两次教研活动,进行新课标学习、通研教材和集体备课活动。两处分校共同举行间周主题式教研。为吃透、用好新课标,本学期教研活动调整为每月举行 1 次课标学习,2 次新课程案例学习,2 次新课标理念下的听评课活动,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对教研活动进行积极宣传,本学期语文数学教研活动各 19 次,综合学科 17 次,共 55 次,发布 10 篇微信进行宣传。在情意语文、理趣数学等优质学科团队基础上,建设更多品质学科团队,对学科团队活动情况及工作成效及时进行量化评价。本学期组织校干示范课 18 节,教研组内共磨一节课 32 节。建立教学常规管理长效机制,细化常规管理内容,设立学校、考核组、教研组三级管理平台。定期开展自查、互查落实周查月结制度,及时公示检查结果,组织期中、期末两次常规考核,并纳入教师年度考评,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和工作评价体系。改进周查月结,领导和教研组组长一起月检查,留存检查照片;进行问题整改后,分管领导再次检查;规范教研组组长周查清单的填写,只写存在的问题,整改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四)精心抓好落实,完善毕业班保障措施本学期精心组织了 3 次五年级检测工作,4 次成绩提升专题会议和 3 次成绩分析,在不断完善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激励机制的同时加强家校沟通、培优辅差等保障性措施,共同实现五年级教学成绩的稳步提升,力求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成绩继续在全区保持领先地位。二、立足课堂,提质增效(一)落实全员达标,打造双新课堂本学期,实施自学和教研活动专题课标解读,进一步落实“双新”理念。2023 年 11 月,组织 X 小学教育集团所有教师“双新”达标测评活动,采取限时答题的方式,按 3:5:2 评出一、二、三等奖。于 12 月 21 日对 88 名一等奖获得者进行颁奖,同时,组织未达标教师进行继续学习和二次达标检测。扎实开展“双新达标”课活动,分课型、分阶段进行全员达标,11 月为新授课达标、12 月为讲评课达标,1 月为复习课达标。每月前三周,进行规定课型的全员达标,评选产生标杆课、达标课、待提升课;第四周,对未达标人员进行二次达标,最终实现全员达标。每种课型的达标成绩,按 1/3 记入期末课堂教学考核。根据学科分为 7 个达标组,集体学习评价标准,通过抽签、讲课、评课、打分,评选出了各学科标杆课和示范课,80 分以下为待提升课,由学科团队进行一对一指导,并进行二次达标。12 月已在教育集团内举行新授课型的标杆课展示,6 个集团校代表教师参会,参与教师 50 余人次。1 月份已经按计划开展复习课的达标活动,同时筹备讲评课和复习课的标杆课展示活动。这一年,成功举办了 2023 年 X 区小学美术和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活动。2023 年 12 月 12 日,X 区教研室视导组莅临我校进行教学视导工作,所展示的各项教学常规和大单元理念得到了视导组的高度评价。荣获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语文、音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XX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