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某市委研究室跟班学习总结报告:沉浸式的学习感悟全方位的能力提升根据全市年轻干部“六比六看”实践活动安排,我于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1 月在中共 X 市委研究室社会与法治研究处跟班学习。半年时间里,我认真学习、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取得了丰富的学习成果,收获了很多新的认识和感悟。现将跟班学习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抓学习。把理论学习摆在首位,每天上午提前二十分钟到办公室浏览人民网、学习强国等网站,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 X 两省、X 两市召开的重要会议、举办的重大活动,掌握省市新部署、新要求。加强业务学习,重点是学习 X 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出台的重要文件,市委主要领导的讲话,以及 X 省委研究室、X市委研究室近两年的调研报告,为融入岗位、承担工作任务打好基础。二是学调研。围绕 X 市委研究室年度重点课题“X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的路径选择与实践范式”,与课题组开展联合调研,根据课题研究需要组织相关评审会议 5 次、调研活动 2 次,并参与课题成果转化报告的撰写,加深了对 X 科技创新情况的了解。在处室安排下,先后参与了智慧养老、产教融合、长期护理保险、盘活存量国有资产等多个课题调研,执笔起草调研报告 2 篇、参与起草 4 篇,其中调研报告《织密长期护理保障网,增进失能人员获得感——关于优化完善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六点建议》获 X 市委主要领导批示。三是勤观察。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观察 X 市委办公厅、市委研究室的处室设置、职能分工和运转情况,着重掌握他们在锤炼文稿水平、严格内部管理、加强机关党建等方面采取的有效做法,特别是 X 市委研究室开展的“六立六拼六比晒六榜”竞赛、“我为发展献一策”等活动,有效传导了压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四是多交流。利用工作间隙与分管领导和处室同事深入交流,了解 X、了解研究室、了解处室工作,同时介绍 X 的相关情况。利用到各处室对接工作的机会,加强与其他处室同志的交流,了解 X 市委财经办、改革办工作开展情况。积极参与 X 市委研究室机关党委和所在党支部组织的活动,与各处室同事增进相互了解,结交了一批视野宽、理念新、水平高的文字工作“同道中人”。二、主要经验做法。经过半年的跟班学习,我对 X 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结合所见所闻所感,我认为 X 有四个方面的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一是科创中心的硬核担当值得学习。X 科教、人才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有普通高校 51 所,占 X 全省(168 所)约三分之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大学 13 所、学科 43 个,均居全国第 3 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 381 万人、占 X27%,在X 院院士 92 名、居全国第 3 位。为了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近十多年来 X 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抓住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机遇,连续五年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专项文件,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全国树立了科技创新与改革的鲜明标志。X 是距离 X 最近的城市,点到点通勤时间比 X、X、X、X 等区更短,如何借助 X 的科创、人才资源,发展适合 X 的产业,实现研发在 X、转化落地在 X,值得深入研究。二是网红城市的“流量密码”值得学习。我工作的 X 市委市政府大院临近 X、X 等景区,每次进出大院最大的感受就是游客多,特别是年轻游客络绎不绝,不少媒体称 X 为新晋网红城市、“city walk”首选之地。2023 年中秋国庆 8天长假,X 市纳入监测的景点景区共接待游客 1618.2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219.6 亿元,较 2019 年分别增长 29.4%和51.9%。探究 X 的“流量密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基础,而恰到好处的宣传则是倍增器,无论是微博、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还是在抖音、B 站等视频网站,都活跃着一批宣传 X 美景美食、历史人文、奇闻轶事的账号,其背后是相关部门的长期培育和精心策划。对 X来说,如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