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党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其中一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大原则,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做到改革为了人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 2 —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我们党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改革,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比如,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2023 年基本养老保险覆盖 10.66 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一系列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时代在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也必然要求做到改革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 3 —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牢价值取向,《决定》在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了几点,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只有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改革才有意义。 做到改革为了人民,必须深入了解人民群众需求,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此,要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了解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方面的需求。要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同时,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 做到改革依靠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40 多年来,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 4 —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