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51搜公文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文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审计VIP免费

一文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审计_第1页
1/8
一文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审计_第2页
2/8
一文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审计_第3页
3/8
— 1 —一文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审查分析测试、评价,确定其可信程度,从而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作出鉴定的一种现代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就是确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包括确认和评价企业控制设计和控制运行缺陷和缺陷等级,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建议。 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 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及适宜性。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及适宜性,具体表现为其能够保障资产、资金的安全,即保障资产、资金的存在、完整、为我所有、金额正确、处于增值状态。所以,我们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目标概括为: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能否确保资产、资金的安全,即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能否保障资产、资金的存在、完整、为我所有、金额正确、处于增值状态。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区别 1、财务报表审计直接评价的是财务报表,或者说直接评价资产、资金本身的安全状态,其目标对象是资产、资产本身。 而内部控制审计直接评价的是内部控制能否保障资产— 2 —资金的安全,其目标对象是内部控制,而资产、资金只是作为中间的观察对象而存在。 2、财务报表审计主要评价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存量资产、资金的“静的安全”,一般不评价资产、资金的“动的安全”,即不评价资产、资金在流转中的增值性。 而由于内部控制既要保障资产、资金静的安全,又要保障其动的安全,所以内部控制审计既检查资产、资金的“静的安全”,又检查资产、资金的“动的安全”。 内部控制审计的五大要素 第一,内部控制环境,即评价以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在内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 第二,风险评估,即分析企业风险控制目的设置的合理性,评价开展风险评估范畴的全面性、风险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风险应对策略的科学性。 第三,控制活动,即评价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置的内部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和控制效果的有效性。 第四,内部控制信息和沟通,即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的科学性,分析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信息和沟通中所发挥作用的情况,判断企业在反舞弊工作重点领域相关工作机制的有效性。— 3 — 第五,内部监督制度,即分析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情况,判断企业实施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目的要求的科学性,评价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1、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及重大修改情况; 2、相关风险评估和选择拟测试的内部控制的主要过程及结果; 3、测试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的程序及结果; 4、对识别的控制缺陷的评价; 5、形成的审计结论和意见; 6、其他重要事项。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步骤 1、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这是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手段,了解被审计单位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的情况,并做出记录、描述。 2、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确认内部控制风险,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可依赖。在对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和会计系统进行调查了解,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应对内部控制风险和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做出初— 4 —步评价。 3、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证实有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效果。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可基本掌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环节,为进行符合性测试确定一个前提。 4、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评价控制风险,确定在内部控制薄弱的领域扩展审计程序,制定实质性审计方案。 内部控制审计的形式 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有两种形式,一是专项内部控制审计,二是辅助财务审计的内部控制评价。两种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理论范围、基本程序和方法都基本相通,两者的结论也可以互相利用。但两者有区别: 1、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对该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发表意见;后者的目的是在了解、测试与会计相关的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评估其控制风险,在根据控制风险评估结果修订审计计划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文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审计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