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为契机,着力推进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立足试点创新,破解物业管理和服务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联动服务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是强化党的领导,构筑坚实组织堡垒。坚持党的领导贯穿“红色物业”全过程,探索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协调机制,以党建为引擎推动基层治理。制定并实施《住宅物业管理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下发《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通知》,指导社区成立 10 个物管会、30 个独立业主委员会和 8 个联合业主委员会;明确小区、网格和楼栋党组织职责,确立小区党组织书记、楼栋党小组长等关键角色,全面推动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在党组织领导下高效运作,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全覆盖推动夯实物业企业党建。在区住建局党组的领导下,成立区物业行业党委,接受区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以及上级物业行业党委指导,设立 7 个党支部和 7 个党小组,对无党员的物业企业由社区或机关派遣党建指导员,实现物业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同时,成立 13 个物业党建联建委员会,建立由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党支部、物业企业、物管会(业委会)派出所、志愿团体“五方会谈”协商议事机制,确保小区问题在小区解决,社区问题不出社区,难题能在社区服务中心有效处理,形成城市基层治理新态势。健全机制促成治理体系完善。区建立了居民协商议事和小区述职评议制度,引导各单位和居民积极参与,推进“红色物业”管理的全面落实完善小区各类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状态下各岗位职责,构建快速响应、多方联动的风险防控体系,保障突发事件高效处置。出台《加强党建引领物业建设推动物业融入基层治理实施方案》和《住宅物业服务企业考核办法》,通过考核排名和整改通知,对 20 家物业管理企业进行评估,约谈 6 家整改不到位的企业,淘汰不达标企业 2 家,进一步优化物业服务水平。二是创新“红色机制”,强化物业管理。创新“红色机制”强化物业管理。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区积极推进物业规范化管理,构建物业管理“红色模式”。由区住建局牵头以社区为单位,上下联动,建立新的物业管理体系。区住建局明确一名副局长负责该工作,社区服务中心成立物业服务领导组,社区党组织书记任领导组成员,规范小区物管会(业委会)的组建、物业服务质量评价考核以及业主与物业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该体系确保机构健全、权责一致、分工明确、上下联动,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健全议事机制实现多方协同。为强化物业管理中的议事机制,区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建立了社区居委会、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联席会议平台。充分运用“345”工作机制(即社区服务中心总盟、分盟及微联盟三级联盟,社区居委会、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参与,以及组织联建、队伍联管、要事联商、服务联评、品牌联创五联共促),确保重大事项处置事前听证、事中协调、事后评议,构建了“小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多方联动工作格局。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方引领、四方联动”的协调议事机制,区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实际问题,规范小区物业管理今年上半年,各社区共召开物业企业联席会议 60 余次,解决问题 190 多件。其中,针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出现的矛盾纠纷,分别建立专项工作组进行研究解决,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及时化解的目标。三是用好“红色平台”,深化为民服务。改造“三无”小区提升居住环境。针对全区 12 个使用年限超过 20 年的“三无”小区,区持续开展老旧住宅小区无物业服务清零行动。这些“三无”小区大多为单栋独片小区,建成年代久远居住户数少、基础条件差,物业企业不愿接管。为解决这些难题,区住建局因地制宜,分类分段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工作自 2022 年以来,区已对 12 个符合条件的“三无”小区进行全面改造,对 14 个“三无”小区进行供热“二网”改造,并对不符合改造条件的 5 个老旧院落进行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