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园区 2024 年重大项目工作情况一、重大项目基本情况(一)产业项目方面。2024 年园区安排实施产业项目 13 个,总投资76.5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18 亿元。其中工业项目 10 个,总投资64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15 亿元;农业项目 3 个,总投资 12.5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2.5 亿元。从行业分布看,涉及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和医药健康、新材料等行业。从投资规模看,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为 5.6 亿元,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 3 个,分别为年产 20 万吨生物明胶、年产 5000 吨丁烯二醇、年产 3 万吨草酸钙等。(二)基础设施项目方面。2024 年园区安排实施基础设施项目 9 个,总投资 16.5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2.5 亿元。其中道路交通项目 3个,总投资 8.6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1.9 亿元;市政设施项目 3个,总投资 4.5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1 亿元;生态环境项目 1 个,总投资 3.4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0.9 亿元。从行业分布看,涉及道路交通、绿化环保、市政设施等行业。从投资规模看,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为 2.3 亿元,其中 5 亿元以上项目 1 个,为综合污水处理厂工程。(三)其他项目方面。2024 年园区安排实施其他项目 9 个,总投资14.5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2.5 亿元。其中社会事业项目 3 个,总投资 3.6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0.9 亿元;城乡社区项目 2 个,总投资 3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0.6 亿元;文化旅游项目 2 个,总投资6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1.5 亿元。从行业分布看,涉及社会事业、城乡社区、文化旅游等行业。从投资规模看,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为 2.8 亿元。二、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资金保障有缺口。由于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下降,财政压力不断加大,园区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缺口。部分项目因资金影响进度缓慢,无法按时开工建设。(二)土地指标有限制。园区规划布局较早,土地指标已接近饱和,可利用土地空间有限。受省自然资源厅严格控制用地指标的影响,园区缺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保障。特别是对先进制造业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需求迫切,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主要从存量盘活和低效闲置土地消化处置中分配,用地指标难以满足需求。(三)用地审批难度大。一是项目涉及各类空间。包括生产性用地、配套服务设施用地、防护隔离用地、市政及公用设施用地、环境监管设施用地、节能用海等;二是部门审批层级较高。涉及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多个证照手续;三是协调难度较大。建设项目选址多涉及自然保护地、生态红线区域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履行相关报批程序,协调难度较大。(四)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部分入园企业反映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不完备或运行成本高昂等问题。特别是随着新引进项目的不断增多,现有的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同时部分入园企业表示在人才公寓、员工餐饮及交通等方面还存在欠缺或不足之处。(五)环评审批难度大。部分建设项目可能涉及排污许可、环境质量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等环境评价工作,需要开展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报告书等工作。由于省厅对环评审批权限下放至市级及县级生态环境部门,存在两个层面的审批流程。一方面由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审批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另一方面由县级生态环境部门审批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认为权限较小且专业性不够而消极作为或拖延时间现象时有发生。三、下一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主要工作措施(一)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一是利用政策引导,鼓励园区企业加大投资力度。通过宣传贯彻国家及省市县关于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企业的创业热情和发展活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围绕“十四五”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谋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三是积极对接央企、省属国企投资园区产业项目。加强与中央企业和省属国有企业的对接联系,结合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谋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