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经验整理(8 项重点参考) 笔者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就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的重点内容浅谈几点认识。 一、进一步明确公务支出及公款消费审计的内容 首先,根据相关要求,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了,“三公经费”的内涵丰富了,“三公经费”的外延扩大了,相应的“三公经费”审计的覆盖面随之扩大了,凡是涉“公”支出都在审计范围之内。主要指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包括办公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因公出国(境)经费、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劳务费等,以及其他资本性支出中的大型修缮、公务用车购置、办公设备购置等支出。其次,近年来,把机构编制使用情况等方面的内容也纳入进来,进一步扩大了审计范围。 以 2018 年为例,公务出国方面主要涉及超预算支出、变相出国旅游、自行改变出行地点等 11 项内容;公务用车方面主要涉及超编制或超标准配备、借用占用换用企事业单位或下属事业单位车辆、公务交通补贴发放标准不符合规定等 10 项内容;公务接待方面主要涉及超标准列支、无公函接待、向所属单位转嫁摊派等 8 项内容;会议费方面主要涉及五星级宾馆或风景名胜区安排会议、以会议名义组织公费旅游、超标准列支会议费等 8 项内容;培训费主要涉及五星级宾馆或风景名胜区安排培训、以培训名义组织公费旅游、超标准列支培训费等 8 项内容;楼堂馆所方面主要涉及以建设技术业务用房名义变相建设楼堂馆所等 8 项内容;机构编制方面主要涉及未经编制部门批准自行设立机构、超编进人等 6 项内容及其他内容,涵盖了 8 大方面 60 小类问题。 二、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的八项重点 (一)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支出、公款消费预算管理方面 (1)重点检查内容: 第一,“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和楼堂馆所建设维护经费等公务支出预算编制、审核报批、执行和决算。 第二,按规定压缩经费支出规模,及时全面公开预决算信息。 (2)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预决算编制问题。预决算编制不规范,有关公务支出的政府采购预算编报不完整。 第二,预算执行及决算问题。未经批准用追加预算等方式突破预算控制规模,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实施采购;虚列支出、转移或套取预算资金;超范围、超标准列支公务支出;向下级单位、企业、个人以及驻外机构等转嫁公务支出费用;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支出未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违规购置商业预付卡、虚假票据报销、财务管理不规范、决算数据不真实;违反规定自行新设项目、继续发放已经明令取消的津贴补贴,或者超过规定标准、范围发放津贴补贴,以及以各种名义向职工普遍发放各类奖金、福利等违规行为;私设“小金库”以及从中开支津贴、补贴、奖金、福利等问题。 (二)办公费支出方面 (1)重点检查内容:办公用品采购审批流程及规模。 (2)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以购办公用品的名义购买购物卡或礼品。在大型商场、超市采购大额办公用品未附明细清单,物品明细不符合单位办公实际、价格不合理、数量不适当。 第二,扩大开支范围、超范围报销其他单位费用。 (三)公务接待管理方面 (1)重点检查内容: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国内公务接待清单制度执行等。 (2)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违规将休假、探亲等纳入公务接待范围; 第二,接待无公函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 第三,组织异地部门间无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 第四,以招商引资为名变相安排公务接待; 第五,超规格组织迎送活动和安排陪同陪餐; 第六,增加接待项目,安排超标准接待、高消费娱乐专场文艺演出或参观旅游景点,赠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四)公务用车配置和管理使用方面 (1)重点检查内容:执行公务用车(含执法执勤用车)配置和使用管理规定,车辆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等。 (2)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违规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擅自扩大专车配备范围或变相配备专车; 第二,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和个人车辆,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车辆,挪用或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