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汇报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纠正什么的原则,以扶贫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龙头,以基层“微腐”专项整治为抓手,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措施落实,着力解决了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总体情况(一)多措并举,深挖细查“微腐败”。一是强化自上而下监督。认真落实县委巡察工作部署,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巡察工作,向 16 个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推送了《巡察通知书》、脱贫攻坚督查清单和《巡察工作手册》,要求各乡镇党委要在聚焦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上抓落实,在问题整改上抓落实,在标本兼治上抓落实。目前,已向乡镇推送问题线索 25 条。二是织密基层监督网络。进一步强化村级“两员”作用,突出“末梢神经”监督力量,先后选派 85名县级干部担任 131 个行政村(社区)纪检委员,指导村级纪检小组完善基础资料,强化日常监督;建立乡镇纪委与村(社区)纪检委员定期沟通机制,组织村级纪检委员与村党支部书记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131 份,严格落实“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三是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通过开辟“扶贫领域专用举报电话”、在“扶贫领域+大数据”监督平台开通举报信箱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督方式,探索实施村级纪检委员线上动态巡查制度,进一步提升扶贫领域信访举报质效。今年以来,共收到群众投诉举报 24 件次,属扶贫领域的有 17 件次。(二)突出重点,专项治理集中发力。一是推进惠民政策落实专项整治。对教育医疗、安全饮水、危房改造、“三资”管理等领域中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截至目前: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滞留滞留专项资金问题 20 件 29 人,清退资金 16 万余元;查处吃拿卡要、盘剥克扣等问题 6 件 12 人,处理责任人 22 人;查处违规收费、违规招标投标等问题 2 件 2 人,处理责任人 3 人;查处优亲厚友、与民争利等问题 5 件 10人,处理责任人 15 人。二是公共资源中强占掠夺、贪污挪用问题专项整治。开展涉农资金使用检查专项行动,成立由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扶贫办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深入 16 个乡镇对农村低保金、产业扶贫资金、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等 7 大类 26 项农村惠民补贴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抽查项目 32 个,走访群众 100 余户,发现问题 27 个,立案 10 起,党纪政务处分 10 人。(三)标本兼治,巩固整治成果健全机制。一是深化体制改革。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要求,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县监委,县直各部门相应理顺职责划转工作。目前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 240 件(次),其中:立案135 件(次),结案 40 件(次)。二是促进源头治理。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在脱贫攻坚项目审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拨付、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等环节加强监管,完善防控机制,堵住漏洞。推行“阳光扶贫”特权救助公示制度,出台《某县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标准》和《某县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三是强化系统建设出台《关于深化作风纪律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围绕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年度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等方面内容,明确具体目标措施及责任要求。四是健全督查机制。制定出台了《某县作风纪律专项治理督查工作方案》,通过专项督查的方式对各单位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主要表现在:(一)少数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到位。有的党组织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的自觉性不够强;存在“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思想,对分管领域和部门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监督管理不够严、不够紧,失管失察;有的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满足于学过文件、讲过话、开过会、发过文,具体举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