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 2024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同谱青春之歌,筑城市之光亲爱的 2024 级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上午好!“青山湖畔秋意早,九月桂香满园飘。蹉跎莫悔韶光逝,人生唯有读书好。”时值中秋,大地流金,丰景天成,6795 名莘莘学子四海而来,齐聚千年银城求学问道,我谨代表城院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新橙子”的加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一座“城”,一生情。城院与益阳山水相依,和同学们交相辉映。一城有一城的风景,请同学们热情拥抱城院。益阳历史底蕴深厚,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朝,是湖南省唯一两千年来未改名的城市;近代益阳是中国共产党湖南最早的农村党支部诞生地,更是《山乡巨变》的发生地。益阳文化内涵丰富,湖湘文化、梅山文化、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学之乡”。益阳人才辈出,唐代著名诗僧齐己,晚清重臣陶澍、胡林翼等影响深远,文化巨匠周谷城、周扬、周立波等享誉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孕育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等 14 名两院院士和 4 名外籍院士。深深扎根这方沃土,城院无处不散发着她独一无二的魅力与气质。一程有一程的追求,请同学们全力融入城院。融入她的奋起,54 年前,初创者们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益阳高等教育开始萌芽。后经历代领导者励精图治,湖南城专和益阳师专强强合并,湖南城市学院应运而生。新世纪以来,学校融合奋进、破立并举、攻坚克难,2018 年跻身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2019 年荣登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进步榜榜首,2020 年升为“一本”,2021 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省唯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 年 6 个学科获评为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2023 年自主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2024 年新增 8 个硕士学位点,学校敢想善拼、奋起直追,实现了综合实力和办学层次的一次又一次大跨越、大发展。融入她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品学兼修、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更是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校无精神则不强,每一个同学都要成为城院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示范者。融入她的愿景,众人拾柴火焰高,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是“申报博士点”、“更名大学”、建成一流应用型大学,一代代城院人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城院的影响正立足湖南、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一张蓝图干到底,同学们要握紧“接力棒”,在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策马青云驭长风,鲲鹏展翅正当时。”9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大美中国,华彩青春,正值风华正茂,同学们要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争做筑梦人、奋斗者、追光族:一、心怀国之大者,以梦为马,托举梦想之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要筑划“个人成才梦”。寒窗苦读十余载,大学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成长成才的又一出发点。同学们当立鸿鹄之志,怀不屈之心,敢于仰望星辰,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在青春的赛道上斩获属于个人的高光时刻。二要筑造“城院奋进梦”。五十载薪火相传,从艰苦卓绝的创业年代,到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阶段,城院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正朝着“申博升大”的梦想奋勇前进。离目标越近,压力越大,阻力也越强。同学们是两万五千多名在校生中的一员,也是十三万余名城院校友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一个人发光发热,城院才能一往无前、稳立潮头。三要筑就“民族复兴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也是唤起亿万人民认同的最大公约数。青春有为,强国有我,同学们要挺膺担当,主动将个人之梦汇聚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以小梦共筑大梦,以小我成就大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二、肩扛时代之责,崇德向善,闪耀奉献之光青年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担当者,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生力军。一要争做时代“青年先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