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在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近年来,我县坚决树牢工作到一线的鲜明导向,着力搭建联系指导、组团包保、跟踪帮带“三个平台”,在系统攻关、狠抓落实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持续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一、搭建联系指导平台,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深化党支部联系点工作。坚持以上率下,23 名党员县领导每人联系 1 个包保乡镇的后进村党支部,根据县委组织部每季度制定的《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提示函》,对联系点的重要工作及时督促、重大问题及时过问、重点环节及时协调。示范带动 57 名党委(党组)书记、212 名班子成员共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 283 个,开展活动 870 余次,帮助解决问题310 余个。落实软弱涣散党组织“四个一”整顿机制。党员县领导指导 15 个党组织制定《整顿工作计划安排表》,推动落实 1 名县级领导联村(社区)、1 名乡镇领导包村(社区)、1 名第一书记驻村(社区)、1 个县级机关单位结对整顿机制。县委组织部每月组织第一书记集中盘点、座谈交流,针对意见建议邀请民政、自然资源等部门负责人入村指导。建立领导干部包保村集体经济提质进档制度。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和 14 个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包保 1 个村,指导制定集体经济发展柱状图,开展实地调研 119 次、对接项目 34 个、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47 个。二、搭建组团包保平台,发挥组工干部模范表率作用。合理分片组团。按照“地缘相近、区域统筹”的原则,将全县 14 个乡镇划分为 3 个基层党建联系片区。科学统筹组织股室人员力量,根据各片区基层党建工作现状,按照“业务对口、就近便利”的原则,针对性成立 3 个联系指导组,分别由 1 名组织股室负责人担任负责人,择优安排 1 名业务骨干作为成员,每人具体负责联系指导 2—3 个乡镇。随机巡听指导。各联系指导组围绕“三会一课”的程序步骤及重点细节,开展情景模拟教学 14 场。随机列席乡镇党建工作会议,会同乡镇组织委员每月选择 1 个基层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实行“两听两看”,即听活动内容、听发言质量,看活动组织是否规范、看工作是否落实,推动组织生活从严从实推进提质升级。指导乡镇党委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随机听取村(社区)书记汇报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以基层党建联系片区为单位,定期组织座谈交流,引导互查互评、互学互鉴,并对巡听发现的问题归纳梳理,先后发出提醒函 28 份。三、搭建跟踪帮带平台,发挥基层干部引领带动作用。确定“三级导师”。推行新任村干部导师帮带机制,坚持好中选优,严格导师资格条件,以“政治坚定、能力过硬、善教会带”为标准,从县乡村三级分别择优安排 2 名人员组建“三级导师团”,实行“6+1”组团式、榜样式帮带。截至目前,先后为 90 名新任村干部安排“导师团”帮带。推行“三项机制”。实行“季宣讲、月指导、周点评”三项机制有序开展帮带。每季度首月 10 日前,与新任村干部进行 1次集中谈心谈话;每月 10 日前,开展 1 次业务指导;每周一下班前,点评上周表现。截至目前,“三帮导师团”共落实政策解读、业务指导、农技培训等帮带措施 292 条,帮助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耕地保护等方面突出问题 153个。开展“半年评估”。县委组织部先后召开 4 次推进会,结合县领导联系点和组工干部包保联系乡镇制度,督促乡镇党委制定导师职责清单。新任村干部半年帮带期满后,及时开展帮带工作成效评估,经乡镇党委会研究确定“好”“中”“差”等次,作为各级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重要依据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评估 43 次,14 个导师团帮带成效被评为“好”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