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全省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汇编(6 篇)一 近年来,**市积极探索嵌入式养老服务,健全政策体系、夯实养老设施基础、促进服务普惠高效,完善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机制嵌入,健全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政策体系。市政府印发《进一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将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作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家庭照护能力提升、发展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等重点工程,并配套制定社会力量参与失能老年人照护奖补政策。印发《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将为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照护、喘息、老年人能力评估、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等养老服务纳入服务清单,着力破解失能老年人“照护难”问题。 设施嵌入,夯实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设施基础。推进设施标准化,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给**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的资金,对辖区 96 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按照名称、标识、外观、布局、功能、文宣、装修、材料、设备、运营“十统一”要求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摸清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需求,统一采购护理床、助浴、康复、医疗等设施设备,为居家上门服务提供保障。遴选 35 个交通便利、分区合理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打造床位在 10 张以下的社区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为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开展日间照料、全日照护、喘息等服务。截至今年 8 月底,已建成 35 个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建设嵌入式综合体,在全市范围内建设 12 家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打造助餐区、机构照护区、多功能区及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机构照护和居家上门服务。其中,有 3 家被省民政厅评为省级示范性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 服务嵌入,促进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普惠高效。一是拓展服务对象。服务对象逐步由特困、低保等经济困难家庭的老年人扩围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收入组、中间偏下组人员中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努力实现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从兜底保障到适度普惠的转变。二是精准提供服务。依托市级养老服务信息中心,收集并综合分析失能老年人经济状况、家庭结构、身体状况、服务需求等基本信息,为失能老年人定制个性化服务内容,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标准、服务项目及服务机构。截至今年 8 月底,为失能老年提供上门服务 40 余万人次。三是精准实施监管。在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上对失能老年人上门照护服务开展服务派单、服务确认、服务回访等工作,实现服务信息可追溯、服务流程可监督、服务数据可交互的精细化管理。截至今年 8 月底,服务回访满意度达 98.53%。二 **市聚焦特困失能老年人养老照护难题,探索创新“海螺姑娘”上门养老服务模式,线上线下相融合,有效提升特困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2020 年以来,“海螺姑娘”累计为全市 1147 名特困失能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护服务 27.4 万人次,实现特困失能老年人由“兜底保障救助”走向“适度幸福供养”。 建队伍,满足照护需求。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海螺姑娘”居家服务队伍借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海螺姑⸺娘之名,象征这个队伍的勤劳与美丽。全市 22 个镇街的居家服务站点,负责“海螺姑娘”的招募,并优先选聘与特困失能老年人同村(社区)品德好、可信任村民;对“海螺姑娘”开展专业化业务培训,统一配备工作服、工具包等。截至今年 8 月底,已发展“海螺姑娘”居家服务队伍 75 支,为特困失能老年人提供标准化、细致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优服务,提供多层照护。全市将特困失能老年人分成自理、半失能、全失能 3 个等级,分别为其提供每月 17 小时、45 小时、60小时的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医、生活照料等“海螺姑娘”居家养老服务。在“海螺姑娘”居家服务队伍中配备专门的医疗服务人员,对特困失能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定期监测,提供日常医护服务,并建立电子医护档案。设立呼叫中心,开通特困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热线,实时接受“海螺姑娘”居家养老服务的咨询和预约,并在收到服务需求后,迅速调派附近站点的“海螺姑娘”在 15 分钟内开展服务,构建“你吹号我报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