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现场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业就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实施创业**行动,高质量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县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始终把创业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归雁经济”,2017 年被列为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县,目前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 1.4 万人,带动 23万人就业。政策引领促雁归。一是强化政策支撑。按照省《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通知》等政策要求完善我县政策配套体系,在用地保障、技能培训、住房教育等方面给予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人员支持,发放就业补助 2.4 亿元、就业帮扶基地激励等资金4257 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8.27 亿元,鼓励引导临雁回临创业就业。二是深化“接您回家”。落实“人才**行”系列活动要求,连续 17 年“接您回家”,常态化组织接投资者回家创业、接技能人才回家兴业、接务工人员回家就业和招才引智高校行、**学子家乡行等活动,吸引 6150 名投资者回家创业、2815 名技术工人回家兴业、3.4 万名劳动者回家就业。三是引导人才回流。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制定**英才计划、促进人才建设十二条等人才政策,引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1120 人,吸引高校毕业生 1.1 万人。搭建平台筑雁巢。一是打造创业平台。深入推进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建成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 4 个,孵化企业 85 家,年产值 12.7 亿元,吸纳就业4500 余人。二是拓宽就业渠道。擦亮省“2+N”招聘品牌,开展招聘会 1103 场,达成求职意向 1.4 万余人。构建“三公里”就业服务圈,上线“社区快聘”APP,建成 3 个省级示范社区,获评省级激励表彰县区。推广“互联网+就业”模式,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送工入企”,举办直播带岗招聘会 22 场,245 家企业走进直播间,提供岗位 1.9 万个,在线点击量达 180 万余次。三是健全服务体系。构建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创业就业服务体系,设立 1 个县级服务中心、28个乡镇服务站、406 个村级服务点,组建 14 个重点企业工作专班,开展“访企问需”“就业访民情”等活动,织牢织密创业就业服务网。技能培训强雁翼。一是高标准建设职业学校。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投资 14 亿元建设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年培养技能人才万余人,荣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 3 项、省级 28 项,获评全省职业教育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县。二是高水平开展技能培训。共建共享**县公共实训基地,加大“订单型”“定向型”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培训专业技能人才 6 万余人,颁发技能等级证书 1.9 万余人次。三是高质量强化跟踪服务。深入实施“创业**行”,开展创业培训 92 班次、2760 人次,成立创新创业人才协会,探索建立创业导师指导团队,为 1260 名返乡入乡人员创业提供项目信息、经营指导等服务,680 名人员成功创业。产业带动壮雁群。一是狠抓主导产业培育。根据省产业规划布局,立足我县资源禀赋,初步构建绿色食品、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协同发展的“3+N”产业体系,持续壮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四大产业集群,2023 年主导产业产值超 200 亿元,以产业发展带动创业就业。二是抢抓产业转移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先行区,加快承接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102 个、总投资 395.5 亿元,天邦、柳桥、立讯精密、中姜农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地**,带动就业超 5 万人。三是大抓产城融合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构建经济开发区(临庐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皮革产业园、轻纺产业园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中等城市,2023 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 49 平方公里,“两区三园”实现产值 141.7 亿元,有力促进就近就地创业就业。优化环境助雁飞。一是坚持顶格推进。贯彻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坚持顶格调度、专班推进、部门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