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山东省省长周乃翔(2024 年 4 月 10 日)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向大家介绍山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首先,我代表山东省委、省政府和 1 亿多山东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山东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山东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资源大省、经济大省,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关怀备至、寄予厚望,多次亲临视察,为山东把舵领航、指引方向,要求我们“走在前、开新局”。我们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拼搏进取,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经济实现量质齐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近三年年均增长 6%以上,去年达到9.2 万亿元,万亿级城市达到 3 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 51%、同比提升超3 个百分点,经营主体达到 1474 万家;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济南、青岛都市圈获批建设。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近三年保持在 12%以上,崂山实验室布局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 21 家,全球首座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运,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卫星 57 颗,世界首套时速 600 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研制成功,发明专利拥有量去年达到 24 万件、同比增长 26.5%。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规上工业增加值近两年平均增速达 7.4%,11 条标志性产业链加快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 200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2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 4.5 万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47 个,产业数字化指数居全国前列。基础设施取得突破。高铁营业里程达到 2810 公里、居全国第一位,京沪高铁二通道天津至潍坊、潍坊至宿迁,雄商高铁山东段等加快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8400 公里,现代水网建设有力推进,开通 5G 基站超过 20 万个。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万元 GDP 能耗近三年累计下降 15.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 9700 万千瓦,PM2.5 平均浓度近三年改善 19%,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 83.7%。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 8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连年超过 120 万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新征程上,我们将认真落实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5.5%左右。一是扎实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实施 100 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强化产业升级,抓实抓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机遇,加快构建“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包括 6 个传统产业、9个优势产业、9 个新兴产业、7 个未来产业;强化人才引育,深入实施顶尖人才集聚行动、领军人才“筑峰计划”和泰山人才工程,畅通科技、教育、人才良性循环。二是扎实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齐鲁粮仓”建设,确保粮食年产量稳定在 1100 亿斤以上,蔬菜、水果、水产品、肉蛋奶产量居全国前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继续领跑全国。三是扎实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做强上合示范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自贸试验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强化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外贸外资固稳提质;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四是扎实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持续壮大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山东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 20 亿吨,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 95.6%。五是扎实推进美丽山东建设。深入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加快核电、海上风电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动更多城市用上核能供热;积极争创国家级美丽河湖海湾,绘就绿水青山齐鲁画卷。六是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新增城镇就业 110 万人以上,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 10 万个,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6 万户,改造提升 1 万个村卫生室,用情用力办好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文化等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