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做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交大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2024 年 6 月 26 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夏木成阴,芳草未歇。今天我们相聚在这菁菁校园,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 2024 年本科生毕业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和关心关爱你们的师长亲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四年前,你们怀揣理想来到交大,“520”开头的学号成为了专属于你们的数字,也成为了你们与百廿交大紧密相连的独特记忆。四载寒暑,光阴似箭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拼搏奋斗的朝气,那是自习教室里心无旁骛的奋笔疾书实验室里反复操作观测的分析求证,Canvas 平台上认真回看教学视频的专注投入,社会实践中胸怀国计民生的责任担当;我也看到了你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既有面对美好梦想与现实压力落差的迷惘,也有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时产生的不安。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属的机遇和挑战,承载着一代青年的理想与追求。看着意气风发的你们,不禁让我回想起 39 年前自己大学毕业时的情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快速发展,经济开始腾飞,但高科技产业等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追赶世界、融入世界成为国家发展的紧迫需要,而掌握更多知识、以所学建设祖国是当时我们的心之所念。今天的中国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活力。与此同时国际局势变化莫测,大国博弈暗流涌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正在重塑世界发展格局。身处新时代的你们以自信的眼光平视世界,更应深入思考如何能够在变局中抢抓先机、积蓄力量、引领变革,以积极的作为去影响和改变世界。这是当代青年的时代使命,也应成为每一位交大学子的不懈追求。在你们即将开启人生崭新篇章之际,围绕“做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交大人”这一主题,我和杨振斌书记一起,想跟同学们分享三点体会。第一,敢为人先,走出影响和改变世界的第一步。与已知相比,未知世界更加浩瀚无际,而形势变化、社会变迁、技术变革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敢为人先,意味着突破传统束缚的勇气、不畏艰难险阻的信念、敢闯敢试挑战未知的行动,可以是尝试新方法、提出新理论,也可以是开拓新赛道、探寻新路径,进而不断抵达新的高度。回首来时路,百廿交大的历史就是一部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历史,书写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若干“率先”。代代交大人用实际行动传承发扬“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展现了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大胆探索引领未来的胸怀格局。早在三十多年前,钱学森学长致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同志前瞻性地提出发展高性能蓄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建议,这一远见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迪。时至今日,一大批交大人始终活跃在科技创新的一线,探索未知世界、引领技术变革,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刚刚揭晓的 2023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交大 8 项成果获奖,其中包含 2 项一等奖,展现了交大人把学术追求融入科技强国建设伟大事业的责任担当,书写着交大人敢为人先的崭新篇章。同学们,敢为人先是求新思变的主动作为,是跨越已知与未知、从跟跑并跑走向领跑的重要基石。求学期间,你们初步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理解了创新突破对于时代和个人发展的价值。面向未来,要把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装进重新出发的行囊,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胸怀全局、着眼未来,勇于跳出已有的框架,做新赛道、新领域的探路者。第二,与日俱进,积蓄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力量。自 18 世纪以来,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跨越式提升,进而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与格局。而科技革命的背后,每一个瓶颈问题的解决、关键技术的突破,往往都是大量微小变化的积累,如同涓滴之水积成江河,才能汇聚成滔滔洪流奔涌向前。面对迅速迭代更新的知识和技术,只有保持活跃的思考与求知的渴望,坚持与日俱进精勤不倦,方能找到突围之道,形成引领变革的力量。我校李政道研究所丁洪教授是美国物理学界第一位全职回国的正教授,他专注于凝聚态物理领域数十年,平均每 10 年就会有一个新发现,至今完成的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