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星辰大海共迎美好未来在第五届滨州人才节启动仪式暨黄河流域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上的主旨讲话滨州市委书记 宋永祥(2024 年 8 月 16 日)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我们相聚在渤海之滨、黄河之州,共同举办第五届滨州人才节启动仪式暨黄河流域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在此,我代表中共滨州市委、滨州市人民政府,对活动的举办,表示诚挚的祝贺!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滨州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心、重视、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嘉宾、朋友们!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滨州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自 2020 年在山东省率先设立人才节以来,已经隆重举办五届“滨州人才节”,可以说,“滨州人才节”的辐射面越来越广,“爱滨才会赢”的美誉度越来越高,滨州正成为人才向往、英才荟萃、城才共荣的品质之城。这次第五届人才节,设置了三个篇章,分别从历史、现在、未来三个维度回答“何以滨州”之问,演绎了滨州这座城市和广大人才五年来“美丽牵手”的故事。我认为,这个“美丽牵手”,本质上就是“城市靠人才、人才靠城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最美“依存关系”。今天,我围绕五年来滨州和人才的彼此依存关系,分享一下感受和体会,概括来说就是五种依存关系:滨州和广大人才之间,“相信着你的相信”“滋养着你的滋养”“成就着你的成就”“快乐着你的快乐”“温暖着你的温暖”。第一种“依存”,“相信着你的相信”。五年来,滨州和广大人才彼此相信,双向奔赴。因为相信人才,滨州始终用最大诚意、最高礼遇拥抱人才;因为相信滨州,广大人才选择滨州、兴业滨州。五年来,累计有 800 多名科技领军人才、7 万多名本科及以上大学生,把心放在滨州、把家安在滨州、把事业留在滨州,让滨州实现了“人才净流入”和“人口结构性增长”的转变,也让滨州成为近悦远来、独具特色的人才胜地。那么,为什么广大人才相信滨州呢?主要是滨州能够给人才成长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一是“产业舞台”。滨州拥有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第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去年,全市工业营收达到 1.4 万亿元,有 53 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 1 位、15 项位居全球第 1 位,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产生出了吸引和发挥人才作用的众多产业舞台。二是“创新舞台”。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滨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达到 3.72%,连续三年位居山东省第 1 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 65.8%,连续两年位居山东省第 1 位。三是“开放舞台”。开放度越高,人才集聚度越大。在滨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叠加赋能,“四港联动、四网融通”格局加快构建,通江达海、联通世界的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可以说,在滨州人才处处有舞台、处处有机遇。我们将持续厚植产业厚土、创新热土、开放沃土,让更多人才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第二种“依存”,“滋养着你的滋养”。五年来,滨州和广大人才彼此滋养,一起成长。滨州带给了人才丰厚滋养,让广大人才绽放出彩;广大人才也滋养着滨州活力之源,让滨州焕发出勃勃生机。五年来,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了一大批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实现了一大批产业领域创新突破,形成了滨州和广大人才相互滋养、相互赋能、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格局。那么,滨州带给人才哪些滋养呢?至少是“三种生态滋养”。一是自然生态滋养。滨州有迷人的河海胜景,94 公里黄河穿城而过,181 公里海岸线绵延不绝,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让广大人才在“海韵河秀”中怡养身心。二是社会生态滋养。心安是更高层次的平安,我们树牢“平安是基、心安是魂”的理念,在全国率先打造“心安城市”,努力形成自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