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 2024 年全市组织工作年度重点任务落实调研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年以来,**县把贯彻落实“五大工程”和“一强三引领”行动作为组织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总抓手,县委常委会、四大班子联席会议多次传达研究,细化任务清单,召开专题推进会,扎实有效推进“五大工程”和“一强三引领”行动落地见效,赋能“五美**县”建设。深入推进凝心铸魂工程,汇聚发展之力。一是精心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 552 次 6250 人次,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 3195 次。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 658 次。各级党组织开展警示教育 638 次 12260 人次、开展宣讲解读 81 次,累计参加 3185 人次。二是扎实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培训。列入专项培训资金 165 万元,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培训班 49 期,培训各级各类干部 7500 人次。选派 200 名各级干部参加省、市调训。三是开发干部教育培训精品课程。总结提炼的培训课程《美丽乡村建设“**县模式”—**县十年磨一剑,建设美丽乡村案例》被评为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优质课程,推荐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打造长坝镇山根村、福坝村,岸门口镇朱家沟等一批可看可学的基层党员干部现场教学基地。— 2 —深入推进选贤任能工程,锻造过硬队伍。一是坚持事业为上选干部。着眼 2026 年县乡换届,储备和掌握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优化各级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二是坚持严管厚爱管干部。综合用好干部考核考察、日常了解和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制度,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解决长期异地分居干部 43 人,清理“一票否决”事项 2 项、责任状 95 项。三是坚持务实担当用干部。围绕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主动创稳等重点任务,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干部 74 人,其中从乡镇和基层一线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干部 65 人。深入推进人才赋能工程,强化智力支撑。一是坚持党管人才“政治赋能”。探索推行“一行业一个人才专班、一名包抓领导、一个责任部门”工作机制,召开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3 次,完善县级领导联系包抓重点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制。二是坚持紧扣需求“多元蓄能”。引各类人才 193 人,争取 2名博士生来康挂职服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45 人,挂牌建立6 个人才实训基地,选派 42 名专业技术人才赴李沧区对口单位跟班学习。三是坚持以用为本“科技增能”。从县直部门选派金融专员 44 名、科技专员 21 名、科技特派员 141 名到企业、农村、社区等开展服务;常态化开展“专业技术人才下基层服务乡村促振兴”活动 511 场、服务群众 71972 人次。四是坚持— 3 —暖心服务“激励聚能”。组织评选第二批乡村振兴优秀乡土人才 46 人,发放奖金 4.6 万元;设立“青年人才食堂”,对 30 名异地在康青年人才就餐补助 3 万元,7 人荣获省、市级“乡村工匠”荣誉称号。深入推进强基固本工程,打造坚强堡垒。一是强化压力传导。县委常委会研究基层党建工作 5 次,研究党支部工作 2 次实施县委书记、县委常委、党委(党组)“书记项目”75 个。制定细化“一强三引领”行动任务和责任清单,通过会议安排、分层分类培训和全面督促检查,在全县形成比学赶超抓“一强三引领”行动的浓厚氛围。二是夯实组织堡垒。扎实开展村级班子分析研判,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 24 个,招聘专业化管理村文书 18 名,村均一名大学生的占比达 98.6%。新修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 3 个,改扩建维修村党群服务中心 45 个,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5 个,清理不规范挂牌 1335 块,规范村级证明事项 2 大类 30 件。三是引领乡村发展。探索建立豆店片区、双河流域等产业联盟,组建产业联合党支部 18 个,全县 350 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吸纳村民入社农户 28112 户,流转租赁土地9792.96 亩,实现订单收入 5638 万元。全县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 11.39 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 9.33 万元。四是建设和美乡村。完善乡村建设管理“群众提、乡贤理、组织审、大家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