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 2024 年网信办党支部集体学习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一、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是当今中国的必然选择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的体现,也是维护国家、社会、个人发展利益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了国家安全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安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策略,实现中国经济增长与安全保障的双轮驱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稳固防线相得益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专章部署,强调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应提高国家安全工作的法治化、科学— 2 —化和精准化水平,加强科技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应用,完善政治、经济、社会和信息等关键领域的安全防护体系,并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国家安全防御机制。二、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是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充分说明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对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也是保护公民个人利益和国家整体安全的关键因素。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的威胁与挑战日益上升。因此,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已成为国家战略中亟须解决的课题。网络安全风险是当今个人、企业、国家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是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全社会、各领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构建网络安全风险防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在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新的应用场景如在线支付、远程教育、远程工作等不断涌— 3 —现,这些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新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和网络诈骗等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网络空间成为新的战场,对个人隐私、企业运营乃至国家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有犯罪集团通过使用海外通信应用Telegram,非法获取了包括公民的个人信息和系统漏洞在内的省级社保系统的信息数据,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和个人安全。在企业信息安全领域,随着智能汽车和车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安全事件也日益增多。蔚来、通用、大众等汽车企业都曾遭遇用户信息泄露问题,损害了个人与企业的正当权益。在国家安全领域,近年来我国电信运营商和航空公司等关键单位的内部网络和信息系统频繁遭遇异常行为,包括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等问题。这些行为被确认为是由某些境外间谍情报机构精心策划和秘密实施的攻击,目的是试图对我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战略控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对此,要加强政策、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国际数据治理政策储备和治理规则研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三、构建网络安全风险,防线的切实举措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对— 4 —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