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新年贺词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新元肇启,华章日新。挥别砥砺奋进的 2024 年,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 2025 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全体教职员工和同学们,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真诚的新年祝福!历史再一次刻写时间的坐标。刚刚过去的 2024 年,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新的伟大征程迈出坚实步伐。刚刚过去的 2024 年,也是**发展史上书写精彩答卷的一年,全校上下在砥砺前行中铺展历史画卷,在接续奋斗里书写时代华章,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荣获“2023 年**省优秀高校领导班子”“**省红十字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通过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验收和“双高”计划国家终期验收。在“2024 软科中国医药类高职院校排名”第 7 位,金平果 2024—2025 年医药高职院校排名第 8 位,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持续深化“党建领航”工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高质量党建推进了学校事业健康发展。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增强。学生荣获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 8 项、二等奖 8 项、三等奖 11 项,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学创杯”、英语演讲、跆拳道、劳动、军训营等赛事一等奖19 项、二等奖 25 项、三等奖 29 项;教师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比赛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4 项,省级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2项、三等奖 6 项。承办 2024 年**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 4项。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在线精品课 65 门,接入资源库 5 个,视频公开课 2 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赛作品 2 个;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 4 个;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占比 89%。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技术技能创新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大豆营养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获评“省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示范单位”和 2023 年度**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高校纳米抗体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获批省教育厅平台资助 50 万元。学校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项、三等奖 1 项,获批省社科课题 1 项、省人社课题 3 项,市级课题 39 项;市旱碱麦特色产业科技专项项目 1 项,资助经费 80 万元。一年来,我们坚持锻造高水平“金师”队伍,人才引育持续发力。全年引进人才 55 名(其中“双一流”高校或 QS排名前 100 国外院校毕业生占比 61.8%。),含博士 9 名,硕士 44 名,本科生 2 名。加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现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1 个、省级 3 个。遴选校内外专业带头人 50 人,校内骨干教师 175 人。聘请 572 名校外兼职教师授课,特聘 27 名行业导师、25 名校外专业带头人、27 名特聘教授,建立了 1000 余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制定《培育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办法》,成立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2 个。高质量完成国培项目 4 个,获拨款 117.9 万元,培训省内外教师 187 人。学校“双师型”教师达 378 人。一年来,我们坚持产教融合为重点,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联合牵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3 个(全国康养、美容、应用心理服务)。召开高素质卫生康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讨会,发起成立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老年康养服务与人才培养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暨“机器人+康养”产业协同方阵;成立全国美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产业学院。加强校院(企)深度合作,与市医院等合作培养学徒 664 人;与北京红十字会抢救中心、华润新龙(北京)等院企合作订单培养与北京九州通合作项目入选省级“提前就业班”;与市中心医院合作获批教育部牵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一年来,我们坚持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合作办学硕果累累。推进与加拿大、德国、日本合作办学项目,共计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