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会治理 2024 年度工作总结一、2024 年工作总结(一)强化“党建+信访”,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搭平台。打造县级信访大厅。投入资金 200 万元建成投用县信访大厅,设置接访区、诉讼服务区、投诉处理区、辅助服务区等功能区域,配备办公桌椅、信访箱、保密柜等办公设施。建设乡镇信访大厅。将原综治中心大楼改造成信访大厅,落实“三到位”“四到位”要求,设置接访区、调解区、等候区等功能区,配备办公桌椅、信访箱、保密柜等办公设施,为来访群众提供“一站式”受理、办理和服务,实现接访分离,有效发挥信访接待功能。二是抓实队伍建设树作风。建立“中心+科室+站所”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机制,选优配强村级矛盾纠纷调处专员和乡级干部,常态化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四门四访”、夜访等工作,推动部门力量下沉一线,充分发挥“枫桥经验”作用。今年以来,全县共召开信访联席会议15 次,部门联席会议 36 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135 次,调解矛盾纠纷 68 起。三是抓常抓早抓小提效能。建立“一周一排一回访”、“每月一通报”、“半年一小结”工作机制突出源头防范在先、排查摸底在先、信息掌握在先、应急处置在先“四个先”的要求,坚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措施做好群众信访工作。今年以来,县级领导接访 28 批 45人次,化解疑难问题 15 个;乡镇领导干部接访 126 批 134人次,化解疑难问题 57 个;驻村干部接访 83 批 96 人次,化解疑难问题 36 个。(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县委、县政府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健全“三调联动”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部署任务。今年以来,全县各级调解组织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5 起,成功 132 起,涉案金额 3576.71 万元;人民调解案件 1087 件,成功率 98%,无因调解不当而发生民转刑或非正常死亡的案件。扎实推进行政争议预防化解工作,开庭审理行政复议案件 4 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二是常态化开展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攻坚化解专项行动。对上级交办的信访积案以及重点信访案件进行专项督察督办,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推动信访突出问题解决。今年以来,上级交办我县信访积案共 19 件,已全部办结并上报省上复核;中央第八巡视组交办我县重复信访件 1件,已化解销号;省级领导包案交办我县信访积案 2 件,正在办理中;市联席办交办我县信访积案 4 件(其中重点信访案件 1 件),已全部办结并上报省上复核;县领导包案交办我县信访积案 8 件(其中重点信访案件 1 件),已化解销号7 件。“走流程、查漏洞、补短板”专项行动集中调度会上交办我县问题线索 8 件,已全部办结并将整改情况报市上复查。(三)聚力平安创建,筑牢防控体系。一是织密防控网络,落实群防群治。充分发挥网格员贴近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结合“敲门行动”,整合网格资源,建立健全信息收集、事件处置和社会面管控等机制。今年以来,发放宣传资料 2.3 万余份,入户宣传 4.5 万余户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68 起。在全县 336 个村(社区)推广安装“雪亮工程”,构建立体化、现代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红袖章”志愿巡逻队作用,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和设卡盘查,切实增强震慑力。二是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宣传。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作用,通过“E 三明”、幸福沙县建设等载体广泛开展平安创建宣传。以“国家安全日”“反诈宣传月”“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等活动为契机,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平安创建,形成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目前,全县共印制各类宣传品 30 万余份,发送宣传短信 47 万余条,投放公益广告 2000 多处,覆盖群众达 100 万人次。二、存在问题虽然今年的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在以下三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是个别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思想政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