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人:工图网 时间: 20XX.X——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坚 持 系 统 观 念全 面 推 进 乡 村 振 兴 系统观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精髓之一,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新发展阶段,党中央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提升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在多重目标中寻找动态平衡。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国家战略。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前言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乡村产业振兴1目录坚持系统观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3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第 一 部 分中国共产党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乡村产业振兴要坚持系统观念解决好产业方向选择、产业振兴主体、产业振兴途径和产业振兴目标四个核心问题。一是在哪儿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的主战场在乡村,但乡村产业发展方向要根据区域类型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其中,限制开发区域要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安全,不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禁止开发区域只适合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文化古迹、天然景观和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适当发展旅游产业及依附于文化古迹的文化创意产业。二是靠谁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是农民。政策制定和实施要依据现实国情,只有有效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保证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另外,还要特别重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发挥他们联农带农能力,引导广大农民投身乡村产业振兴。三是如何振兴?实践证明,“三产”融合和“三变”改革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三产”融合方面,要树立“大农业”观念,推动围绕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牧产品产地原料丰富优势,重点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农村电商等产业,将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流通、旅游结合起来,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变”改革方面,要结合乡村资源禀赋、人文生态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达到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的双赢。四是怎么才算振兴?要通过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解决“富口袋”问题,致力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政府要增加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公共服务,致力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富口袋”和“富脑袋”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系统观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 二 部 分14 亿人吃饭的问题是天大的问题,只有将粮食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确保国运民生。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坚持系统观念,解决好种源、种植和收储问题。一是必须加强战略性布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坚持系统观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21 年我国连续七年粮食产量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人均口粮达到 965 斤,比联合国粮农组织 400公斤粮食安全线高出了 20% ,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新发展阶段,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依托北京等六个国家种质资源库,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确保种源安全;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中国共产党 二是必须加强全局性谋划。新发展阶段,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理念,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要继续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大力气治理“非粮化”“非农化”现象。进一步推进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兴农,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继续筑牢水利、气象保障,积极有效应对不稳定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