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区教育局 2022 年度工作总结与 2023 年工作计划打算一、2022 年亮点工作(一)教育发展水平全市领先。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水平、教育高质量考核连续三年保持全市第一,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前五、全市第一成功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区教育局获评市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最美巾帼集体等综合荣誉,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持续攀高。(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科学编制《xx 高新区(xx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xx 区基础教育资源布局三年计划(2022-2024)》,明晰教育发展方向;“双减”背景下,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立项 xx 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以项目化研究带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全区 3000 多名教师全员竞聘上岗,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三)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 6 所、幼儿园 8 所,增加学位 5000 余个;按照“建一所、优一所”打造区域品牌学校,建强 xx 教育“八大品牌”,推进 xxxx、xx等合作办学项目“落地”,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四)提升教育内涵质量。分学段、全覆盖组织开展以“新理念、强素能、亮品牌、创标杆”为主题的学术月活动,— 3 —系统实施基础教育“5+N”高品质创享行动,推进教学改革“1+7”项目。完善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架构,成立学前教育发展中心,加强区域教学支撑作用。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项目落地,建成 xx 区大数据中心,29 所学校成功创建省市“智慧校园”,占比超过 90.63%,数量全市领先。(五)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加大高素质人才储备和引进力度,招聘新教师 454 名,双一流和研究生比例全市领先;健全分级分类培养体系,实施新教师“3+2”特培计划、骨干教师跟岗研修计划等,强化专业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三名+”工程,新增“苏教名家”1 人(占全市 1/5)、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育奖励计划 2 人(占全市 1/3);3 名教师获评正高级职称、4 名教师获评省特级教师,新增与总数均位列全市同学段第一,加快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六)强化落实五育并举。提升德育工作实效,坚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育人理念,实施“向阳守护”行动,家校社全方位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创成市德育先进学校 5 所;落实体艺“211”工程,参加 xx 省第 20 届体育运动会获 15 金 4 银 3铜,市第 41 届百灵鸟艺术展演获 4 金 2 银,创历史新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 98.35%、优良率57.74%,保持全市领先。(七)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开展课后服务,全区中小学学— 4 —生综合参与率达 96.4%,教师参与率达 96.9%,投入 300 万元,引进第三方机构开设非文化课类学生社团近 2000 个,优化升级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攻坚行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保持 100%,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比例控制在 5%以内。(八)校园安全持续稳定。深化教育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常态化推进校园疫情防控,加强智慧技防校园建设,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安全检查 30 余次,安全培训 6 次,安全宣教 23 次,全年累计创成新一轮“平安校园”18 所、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校 30 所。(九)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支持区内高中高水平发展,加快推动 xx 高中(xx 分校)建设;鼓励科技职业学院探索实施“双元制”改革,校企融合育人服务区域发展;深化国际教育,2 个课题成功入选第二批 xx 省“十四五”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重点建设项目。二、存在问题短板(一)教育资源供给矛盾依然突出。随着我区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生入园、入学需求持续增长,学校布局滞后、学位供需紧张等问题仍将存在,xx、xx、xx 等地部分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率仍需进一步优化,“新市民”子女入学矛盾相对突出。对标高新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国— 5 —际化创新型城区”的目标愿景,教育发展空间格局与未来城区规划结合不够紧密,需进一步优化调整。(二)教育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