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大革命洪流党史通识第二课提纲前言1924 年到 1927 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起革命声势浩大、发动群众广泛,在中国近代史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称之为“大革命”目录C O N T E N T S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12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3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第一部分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历史背景 以 1922 年 1 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1923 年 2 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 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一、党的三大和国共合作的建立 这时革命的力量远不如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认识到要寻求统一战线、决定采取积极步骤,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一、党的三大和国共合作的建立 关于合作的方式•于 1922 年 8 月 29 日至 30 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会议•由共产党少数负责人先加入国民党,同时劝说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西湖会议)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一、党的三大和国共合作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 年 6 月 12 日至 20日确认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1924 年 1 月 20 日至 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李大钊谭平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二、革命新局面的形成和党的四大 1924 年 7 月,在广州沙面租借,举行了政治大罢工,持续一个多月,取得了斗争胜利; 1925 年 5 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广东农民建立了农民协会; 1924 年 7 月起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骨干1工 人 运 动 的 恢 复 和 发 展农 民 运 动 也 在 逐 步 发 展2像我们驻地的向警予主编的《妇女周报》,大力提倡男女平等,主张妇女解放3学 习 运 动 和 妇 女 运 动 发 展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二、革命新局面的形成和党的四大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升官发财,请往他出;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二、革命新局面的形成和党的四大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25 年 1 月在上海举行民主革命“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革 命 运 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三、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成立农民协会建立了全省农民协会五卅运动是中华民族直接反抗帝国主义的伟大运动 国共两党组织各界人民举行了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革命精神1925 年 3 月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党领导和推动下1925 年 5 月5 月 30 日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和商人罢市的抗议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三、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1926 年初,建立了由共产党员叶挺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军阀陈炯明部(粤系军阀)和邓本殷部(琼崖军阀),平息杨希闽(滇军)、刘震寰(桂军)两部杨希闽刘震寰陈炯明邓本殷第四军独立团第二部分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 一、国民党新老右派的限共、反共活动 左派代表工农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中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右派代表地主买办阶级的利益国民党一大的政治纲领国民党一大的政治纲领孙中山推行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展开了日益激烈的斗争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 一、国民党新老右派的限共、反共活动 1926 年 1 月 1 日至 19 日3 月 20 日国民党二大5 月 15 日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决议案》 蒋介石在这个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接连发动进攻,在中国共产党的节节退让下,逐个夺取阵地,把权利一步一步地集中到自己手里,从而为日后发动反共政变作了重要准备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