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心得体会(2 篇)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其核心要求与主题教育的重点措施高度吻合。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要立足于“下”、根植于“民”,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一要带着“理论”下基层,当好政策“宣传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党内教育引导和带动全社会的学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政治上的清醒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广大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些惠民政策如果落实不到位,就会沦为“空中楼阁”;民生新政、惠民举措再多再细,如果老百姓不知晓、没用上,好政策也会止于“最后一公里”。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我们要精准把握群众的政策需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群众宣传宣讲,要站稳群众立场、讲好群众语言,“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真正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二要带着“问题”下基层,用好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本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调研是破题的路径。广大党员、干部,要多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集中、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要在“解剖麻雀”中摸清基层实情,要善于把握“小切口,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入手,以“不见本质不罢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志气,全面开展调查研究,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大智慧中获得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成解民之忧、顾民之盼、纾民之困的实招硬招。三要带着“使命”下基层,做好纠纷“调解员”。习近平同志记在宁德工作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让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实现了信访工作的根本性转变。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信访接待作为检视整改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检验自己群众工作能力和作风的重要“试金石”,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架好信访工作这座党群工作“连心桥”,要变群众要“上访”为干部主动去“问访”,在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与群众“零距离”交流互动,倾听群众诉求,主动化解问题,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一线、化解在萌芽状态。四要带着“干劲”下基层,当好群众“勤务员”。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办公,直面群众在解决群众重难点问题上取得显著成果。“现场办公下基层”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措施。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在基层开展,干部群众的联系更直接、面临的问题矛盾更复杂、群众期待的结果更具体。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要坚持问题导向,对标人民期盼,善于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跟进、责任在一线落实,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第二批主题教育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基层各级党组织中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实实在在的态度,全身心投入主题教育之中,全方位把握主题教育的深度,体悟“深学”之秘密领悟“深思”之意义,感悟“深省”之气力,从而做到学而有成,思而有行,省而有戒。一要从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要求中体悟“深学”之秘,学而有成强“内功”。学习无界限,厚积而薄发。“深学”即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在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过程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的最新要求,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强化思想上的淬炼。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读本、系列讲话,看透蕴含其中的核心要义,吃透蕴含其中的精神实质,悟透蕴含其中的实践要求,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