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按照区委常委会主题教育的要求和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精神,结合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X 月 X 日,X 带领部分委员、常委以及办公室工作人员,深入区教育局以及相关学校,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听取校长汇报和群众意见、走访社区等方式,开展了调研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X 区教育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X 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统筹谋划教育发展;突出教育便民惠民,实施农村学校改薄计划推进城镇学校扩容工程,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措施;推动各项改革,提高保障能力,增强工作活力,全区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商品化住房迅猛发展,X城区居民人口逐年上升,适龄儿童不断增加,城区学校学生人数快速增长,城区学校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日益凸显,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截止 2023 年底,X 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X 所,其中:高级中学 X 所,完全中学 X 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X 所,初级中学 X 所,九年制学校 X 所,完全小学 X 所,教学点 X 所,职中 X 所,特教学校 X 所,公办幼儿园 X 所,民办幼儿园X 所。全区共有在校学生 X 人,其中:高中学生 X 人,初中学生 X 人,小学学生 X 人,幼儿 X 人,特教 X 人,农职中 X 人。全区有正式在职教师 X 人,其中:高中 X 人,初中 X 人,小学 X 人,幼儿园 X 人,特教 X 人,农职中 X 人。二、目前 X 区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够优质均衡。虽然 X 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但是仍处在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阶段。一是多年来中心城区秋季学期一至九年级招收新生及转入学生每年不断增长,新建、改扩建学校速度跟不上生源增长的速度;二是学校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择校热”“择班热”“择师热”现象仍然存在三是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不匹配,中心城区人口密集,而学校规模小、难扩容;新建区域高楼林立、人口密度大,已建成学校容纳不下学区内生源。目前,X 区小学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 X 人,最小的已没有学生,平均在校生为 X 人;小学教学点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 X 人,最小的已没有学生,平均在校生为 X 人;初中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 X 人,最小的 X 人,平均在校生为 X 人;九年制学校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 X 人,最小的 X 人,平均在校生为 X 人。综合全区“十三五”以来城区学龄人口变化情况,结合城镇化进程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城区每年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占新增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25%以上,而且还将在“十四五”期间会呈现出增长态势,但在“十五五”期间将又逐渐下降到 23%左右。据此测算,预计到 2025 年、2030 年市区学校学位需求小学将分别达到 3.39 万人和 3.69万人;初中分别达到 1.69 万人和 1.84 万人;学前幼儿分别达到 2.01 万人和 2.13 万人。 到 2025 年前后,X 城区小学学位缺额 X 个左右,初中学位缺额 X 个左右。(二)城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低。目前,X 区公办幼儿园占比距国家规定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城区 X 所幼儿园中,公办园仅占 X 所,公办园在园幼儿仅为 X 人,占成区在园幼儿总数比例 X%,低于《X 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方案》中规定“县域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 50%”的必备评估要求。达标需至少新建 12 个班的标准幼儿园 X 所。(三)农村教育面临布局调整难题。农村学校生源不断减少,导致农村教育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学校建撤失据的困境。维持目前农村学校现有布局,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使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拉大;推行农村学校撤并,既受现行农村教育政策的限制,也会给不能进城的学生家庭带来不便(四)高中教育质量亟待提高。近年来,X 区高中学校管理科学、工作得力、制度规范,常规管理抓得严,教学环节落得实,教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