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日报/2024 年/2 月/3 日/第 P01 版政府工作报告——2024 年 1 月 30 日在沧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沧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向辉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沧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23 年工作回顾2023 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5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来到沧州,从田间地头到深水大港,光辉足迹镌刻狮城大地,从粮食安全到能源安全,殷殷嘱托指引前进方向,为沧州发展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汇聚起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磅礴力量。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一)一年的拼搏奋斗,经济运行更加强劲。坚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锁定目标任务、奋力攻坚突破,全市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4440 亿元、全省第三,增长 5.8%、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7%、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8%、全省第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1%、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全省第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一年的担当实干,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坚持全域对接、全面承接,全年签约京津项目 56个、总投资 187 亿元,引进落地央企二、三级子公司 23 家,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 32 亿元、增长 54%。全力打造联通京津的经济廊道,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加快建设,津潍高铁、雄商高铁(沧州段)全线施工,曲港高速、邯港高速、荣乌高速(沧州段)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进,石黄高速沧州主城区高速口建成通车,沧州至石家庄实现高铁直达。深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市 4 家医院纳入首批京津冀医联体,25 家医疗机构实现与京津冀医学影像资料共享。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联动创新区获省批准、全面启动,黄骅港雄安综合服务中心窗口在雄安新区综合保税区正式设立,开启雄沧交流合作崭新篇章。(三)一年的持续发力,沿海经济加速崛起。全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黄骅港上升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黄骅港 2035 版总体规划修订完成待国家批复。首个万吨级液化码头建成开放,煤炭港区 7 万吨级双向航道实现首航,30 万吨原油码头用海确权已批准备案,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开工建设。新开通至阿根廷、广州等 5 条内外贸航线,全年货物吞吐量增长 4.99%。黄骅港成功加入世界物流护照计划,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建设名单, 交通强国 “ 绿色港口发展”试点工作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临港产业加速聚集,中科艾尔(沧州)精密制造等 186 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晋邦新材料等 166 个项目竣工投产。(四)一年的创新突破,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筑牢项目建设“ 压舱石”,汇聚招商引资“ 动力源”,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1068 个、总投资 3302 亿元;组织四次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开工项目 1132 个,总投资 3303 亿元。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受益企业和扣除金额分别增长80%、3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89 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8 家、全省第二;全市县域科第 1 页 共 7 页技创新能力实现 C 类县清零。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制定实施绿色化工、 管道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鑫海化工澳凯新材料、德谊生物科技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入园升规技改行动,新增入园企业 2140 家、规上企业 370 家,实施技改项目 1501 个,沧州跻身“ 2023 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绿港氢城” 项目纳入国家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清单,远景零碳智能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国家北斗导航...